Brand Logo
  • 圣经
  • 资源
  • 计划
  • 联系我们
  • APP下载
  • 圣经
  • 搜索
  • 原文研究
  • 逐节对照
我的
跟随系统浅色深色简体中文香港繁體台灣繁體English
奉献
书卷章

旧约

  • 詩詩篇

新约

  • 太馬太福音
  • 可馬可福音
  • 路路加福音
  • 約約翰福音
  • 徒使徒行傳
  • 羅羅馬書
  • 林前哥林多前書
  • 林後哥林多後書
  • 加加拉太書
  • 弗以弗所書
  • 腓腓立比書
  • 西歌羅西書
  • 帖前帖撒羅尼迦前書
  • 帖後帖撒羅尼迦後書
  • 提前提摩太前書
  • 提後提摩太後書
  • 多提多書
  • 門腓利門書
  • 來希伯來書
  • 雅雅各書
  • 彼前彼得前書
  • 彼後彼得後書
  • 約一約翰一書
  • 約二約翰二書
  • 約三約翰三書
  • 猶猶大書
  • 啟啟示錄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圣经版本

    播放版本对照
    设置
    显示节号
    显示标题
    显示脚注
    逐节分段
    耶穌答法利塞人之詰難 耶穌之風度 斥求靈徵
    1時值禮日、耶穌行經麥田、諸徒飢、乃摘穗而食。
    2法利塞人見之、謂耶穌曰:『盍觀爾徒擅犯禮日禁例。』
    3耶穌對曰:『爾豈未讀大維及從者飢時之所為乎?12:3 見古經撒母耳書一第二十一章第四節至第七節及申命紀第二十四章、第五節至第九節。
    4彼其如何進天主之殿、取食供餅、而依例此餅固非大維及從者所得而食、惟司祭可食也。
    5抑爾未閱律中所載禮日司祭干例於殿中、亦不為罪耶?12:5 見古經戶籍紀第二十八章第九節。
    6顧予語爾、在斯有大於聖殿者焉。爾苟了悟
    7「予愛仁慈、不愛祭祀」之精義、當勿罪無辜矣。
    8夫人子乃禮日之主也。』
    9耶穌前行、入會堂、
    10適有枯一手者在焉。或試耶穌曰:『禮日可治病乎?』將欲假端以攻之。
    11耶穌曰:『爾曹孰有一羊禮日墮坑、而不即援之以出乎?
    12人之貴於羊也、不亦多乎?是故禮日行善宜也。』
    13乃謂其人曰:『伸爾手。』伸之立愈、無異他手。
    14法利塞人出、共謀誅滅耶穌。
    15耶穌知之、即引退、人多從之、耶穌悉治其病、
    16戒毋外揚;
    17此亦所以應驗先知意灑雅所言曰:
    18『斯乃吾僕、吾所簡擢;
    吾愛所鍾、吾心所樂;
    賦以吾神、宣義萬族;12:18 見先知意灑雅書第四十二章第一節。
    19不喧不囂、與世無爭;
    攘攘市井、不聞清音;
    20不折殘葦、不滅殘燈;
    所向風靡、以義為兵;
    21萬民之望、在彼之名。』
    22時有挈一中魔者至、瞽且瘖、
    23耶穌康復之;於是口能言、而目能視矣。眾愕然曰:『此其大維之子歟!』
    24惟法利塞人聞之、則曰:『此人驅魔、惟恃魔君白爾責布。』
    25耶穌洞察其意、謂之曰:『一國自析、必成墟;家邑自析、無以立;
    26以魔祛魔、是自析也、其國將奚立。
    27倘吾賴白爾責布以祛魔、則爾子孫之祛魔、又將誰賴?故知判爾罪者、必在若輩之身矣。
    28倘吾賴天主之神以祛魔、則天主之國已臨爾矣。
    29夫人亦安能貿然入強者之室、而掠其貨乎?必先縛強者、然後可掠其室也。
    30凡不附我者、逆我者也;不與我歛、則耗散矣。故吾語爾、
    31一切罪孽謗毀、皆可赦免;惟詆毀聖神、罪在不赦。
    32語侵人子、猶可宥也;語忤聖神、則斯世來世、莫之宥矣。
    33若云菓美、則樹亦美;若云樹惡、則菓亦惡。樹之美惡、因菓而知也。
    34嗟爾蝮種、本性既惡、言何能善。蓋有蘊於心、口則宣之。
    35善人所蘊者善、所發亦善;惡人所蘊者惡、所發亦惡。
    36我語爾、審判之日、凡人所道輕薄之言、必須一一負責。
    37蓋爾因言而稱義、亦因言而定罪也。』
    38時經生與法利塞人應曰:『夫子、願一觀爾之靈徵。』
    39耶穌對曰:『以邪惡不淑之世代、而求靈徵、除先知若納之靈徵、更無他徵可授。
    40蓋正如若納居巨魚腹中者三晝夜、人子亦將三晝夜居於地腹。12:40 見先知若納書第二章第一節。
    41審判之時、尼尼衛人必將起而定斯代之罪;蓋彼等猶因若納之訓、而起悔悟;顧在斯有大於若納者焉。
    42審判之時、南國之后亦將起而定斯代之罪;蓋彼不遠千里而來、以聆所羅門之哲言;顧在斯有大於所羅門者焉。12:42 見古經Reg. XX, 列王傳一第二十章第一節至第十節。
    43邪魔離人、徘徊於無水之地、欲覓一安身之所而不可得
    44則曰:「我將返我故宅。」比至、見其室空空、掃除整潔、粉飾煥然;
    45乃往召較己尤惡七鬼同來居寓;其人之後患、必有甚焉者也。斯邪惡世代、亦復如是。』
    46耶穌方訓眾、其母與兄弟竚立於外、12:46 「其母與兄弟佇立於外。」新經所言耶穌之兄弟、凡四人。福音馬竇傳第十三章第五十五節云:『厥兄弟非雅各伯、若瑟、西門、樹德乎?』第廿七章云:雅各伯若瑟之母瑪利亞。此瑪利亞如福音若望傳第十九章所云、聖母之妹、格老法之妻也。然福音馬竇傳第十章又云:亞爾咈子雅各伯、亞爾咈者、聖母淨配若瑟之兄也。註疏家不能考據亞爾咈與格老法究同為一人、抑為兩人。然此處所謂兄弟、係從堂兄弟或表兄弟、非親兄弟也。欲與之語。或報耶穌曰:
    47『汝母及兄弟在外欲與汝語。』
    48耶穌應之曰:『孰為我母、孰為我兄弟?』
    49乃伸手指其諸徒曰:『斯乃我母、我兄弟。
    50蓋凡能遵行我天父之旨者、是即我之兄弟、我之姊妹、與母氏也。』

    WU Ching-hsiung, Wenli New Testament & Psalms in Public Domain. First published in 1949 (Psalms in 1946).
    Digital files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2019.

    吳經熊文理《新經全集》、《聖詠譯義初稿》屬共有領域。原著1949年出版(《聖詠譯義初稿》1946年出版)。
    電子版 © 聯合聖經公會,2019

    © 2013-2025 WeDevote Bible
    隐私政策使用条款反馈捐赠
    圣经
    资源
    计划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