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 Logo
  • 圣经
  • 资源
  • 计划
  • 联系我们
  • APP下载
  • 圣经
  • 搜索
  • 原文研究
  • 逐节对照
我的
跟随系统浅色深色简体中文香港繁體台灣繁體English
奉献
书卷章

旧约

  • 詩詩篇

新约

  • 太馬太福音
  • 可馬可福音
  • 路路加福音
  • 約約翰福音
  • 徒使徒行傳
  • 羅羅馬書
  • 林前哥林多前書
  • 林後哥林多後書
  • 加加拉太書
  • 弗以弗所書
  • 腓腓立比書
  • 西歌羅西書
  • 帖前帖撒羅尼迦前書
  • 帖後帖撒羅尼迦後書
  • 提前提摩太前書
  • 提後提摩太後書
  • 多提多書
  • 門腓利門書
  • 來希伯來書
  • 雅雅各書
  • 彼前彼得前書
  • 彼後彼得後書
  • 約一約翰一書
  • 約二約翰二書
  • 約三約翰三書
  • 猶猶大書
  • 啟啟示錄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圣经版本

    播放版本对照
    设置
    显示节号
    显示标题
    显示脚注
    逐节分段
    基督之譜系及降生
    1耶穌基督、亞伯漢之後、大維之裔也、1:1 「其譜系如后」譜系之編纂、以世系為系統、父子相承。福音馬竇傳之耶穌譜系、則先預定其世系為三段、每段為十四代、取十四者以亞伯漢至大維為十四代、而「十四」又為猶太俗之極全數字也。馬竇於第二第三段、其世系多於十四代者、捨其不要者。其譜系如后:
    2亞伯漢生依灑格、1:2 「亞伯漢生依灑格、」「生」者、謂父生子也。譜系之生字、俱屬此義。然有例外、間有祖孫相承、而謂生者、如「若西亞生耶各尼亞及其兄弟、」耶各尼亞、若西亞之孫也。又如若蘭生哈西亞。哈西亞、若蘭之玄孫也、間有養子相承、亦云生者。如撒辣底兒生邵老罷勃。邵老罷勃之生身父為華達雅。撒辣底兒無子而死、其弟華達雅照例娶其妻、立子邵老罷勃、立之為兄撒辣底兒之後。又如瑪莉雅之淨配若瑟、其生身父為雅各伯、繼求父為赫里、福音馬竇傳謂雅各伯生若瑟、福音露稼傳則謂赫里生若瑟。依灑格生雅各伯、雅各伯生樹德兄弟、
    3樹德娶達瑪氏生法來斯及匝郎、法來斯生厄斯隆、厄斯隆生亞郎、
    4亞郎生亞米納大、亞米納大生納宋、納宋生撒爾蒙
    5撒爾蒙娶辣亞氏生玻哈士、玻哈士娶路德氏生哈勃特、哈勃特生耶瑟、
    6耶瑟生大維。大維娶烏利亞之遺室生所羅門、
    7所羅門生羅玻盎、羅玻盎生亞必雅、亞必雅生阿撒、
    8阿撒生若撒法、若撒法生若蘭、若蘭生哈西亞、
    9哈西亞生若雅璫、若雅璫生亞迦斯、亞迦斯生厄瑟基亞、
    10厄瑟基亞生瑪納瑟、瑪納瑟生亞蒙、亞蒙生若西亞、
    11若西亞生耶各尼亞及其兄弟、時徙巴比倫。
    12徙巴比倫以後、耶各尼亞生撒辣底兒、撒辣底兒生邵老罷勃、
    13邵老罷勃生亞比伍、亞比伍生厄理亞精、厄理亞精生亞邵、
    14亞邵生撒鐸、撒鐸生亞金、亞金生厄理伍、
    15厄理伍生厄勒亞責、厄勒亞責生瑪丹、瑪丹生雅各伯、
    16雅各伯生瑪莉雅淨配若瑟、瑪莉雅生耶穌、是為基利斯督。
    17計自亞伯漢至大維、凡十四代;自大維至徙巴比倫時、亦十四代;自徙巴比倫至基利斯督、又十四代。
    18基督之誕生、其事如次:
    母氏瑪莉雅、既字若瑟、未同室、感聖神而懷孕。
    19其夫若瑟、仁者也;不忍明以辱之、將欲私與之休。1:19 「將欲私與之休」猶太習俗、已字女犯奸者、其男控之於會堂、判以石擊死刑。若瑟不疑瑪莉雅有外遇、故不願控告之。然不知其孕之由、亦不欲與之成婚、乃思以休書授之、藉故相離、福音稱若瑟為仁者。仁者謂德全而仁厚也。
    20方思維其事、而上主天神見於夢曰:『大維子若瑟、毋以納瑪莉雅為慮;渠所孕者、實自聖神、
    21行舉一子、宜名之曰耶穌;彼將濟其子民於眾罪也。』
    22凡此皆所以應驗主假先知而言者曰:
    23『淑哉貞女、懷孕誕子、1:23 見先知意灑雅書第七章第十四節:「淑哉貞女、懷孕誕子。」
    『人將呼之、愛瑪努爾。』1:23 「愛瑪努爾」猶太語也、意謂天主與偕、即天人相契之謂也。
    愛瑪努爾者、主與我偕之謂也。
    24若瑟既寤、遵上主天神之示、納其妻、
    25未嘗識之、及子生、名之曰耶穌。 1:25 「未嘗識之、及子生、名之曰耶穌。」拉丁譯本與希臘譯本、譯為「逮元胎子生、未嘗識之、」古註疏家俱云「逮」者、論已往不論將來。元胎之稱、順猶太例。猶太之元胎子雖為獨子、亦稱元胎子、因於律元胎子有其特有之權利義務也。故呂譯新約所譯「等她產生了兒子、才和她同房」實違於文義也。近代註疏家如Joüon Calmet, Pirot等、以原文應譯為「未嘗識之、及子生、名之曰耶穌。」此譯文從之。

    WU Ching-hsiung, Wenli New Testament & Psalms in Public Domain. First published in 1949 (Psalms in 1946).
    Digital files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2019.

    吳經熊文理《新經全集》、《聖詠譯義初稿》屬共有領域。原著1949年出版(《聖詠譯義初稿》1946年出版)。
    電子版 © 聯合聖經公會,2019

    © 2013-2025 WeDevote Bible
    隐私政策使用条款反馈捐赠
    圣经
    资源
    计划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