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 Logo
  • 圣经
  • 资源
  • 计划
  • 联系我们
  • APP下载
  • 圣经
  • 搜索
  • 原文研究
  • 逐节对照
我的
跟随系统浅色深色简体中文香港繁體台灣繁體English
奉献
书卷章

旧约

  • 詩詩篇

新约

  • 太馬太福音
  • 可馬可福音
  • 路路加福音
  • 約約翰福音
  • 徒使徒行傳
  • 羅羅馬書
  • 林前哥林多前書
  • 林後哥林多後書
  • 加加拉太書
  • 弗以弗所書
  • 腓腓立比書
  • 西歌羅西書
  • 帖前帖撒羅尼迦前書
  • 帖後帖撒羅尼迦後書
  • 提前提摩太前書
  • 提後提摩太後書
  • 多提多書
  • 門腓利門書
  • 來希伯來書
  • 雅雅各書
  • 彼前彼得前書
  • 彼後彼得後書
  • 約一約翰一書
  • 約二約翰二書
  • 約三約翰三書
  • 猶猶大書
  • 啟啟示錄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圣经版本

    播放版本对照
    设置
    显示节号
    显示标题
    显示脚注
    逐节分段
    生路
    1總之、律法僅為真福之前影、而非真福之實象。故雖歲一獻祭、亦無從使與祭者臻於純全之域也。
    2若與祭者果得一洗永潔、而達無愧無怍之境界、則贖罪之祭、將不早應息絕乎?
    3然稽諸事實、則歲歲獻祭、年年懷罪。
    4無他、牛羊之血、固不能洗滌罪孽也。
    5故基督之臨世也、則曰:
    『牲牷與獻禮、皆非爾所喜;
    爾已夙為我、妥備一形體。10:5 見聖詠第四十首第七至第九節。
    6燔祭贖罪祭、非爾所樂意;
    7吾曰:吾來矣、經中有明示;
    吁嗟吾天主、吾願行爾旨。』
    8首節所謂「牲牷」、「祭禮」、「燔祭」、「贖罪祭」、「皆非爾所喜」者、悉屬律法之事也。
    9繼乃曰:「我來」「行爾旨;」是則前者廢而後者立矣。
    10吾人之所以得賴耶穌之一獻其身而罪累全釋者、亦憑斯「旨」而已矣。
    11一般司祭、雖朝朝束身奉事、而供獻千遍一律之祭祀、終不能脫吾人於罪累也。
    12惟基督之獻身贖罪、則一勞永逸、而坐於天主之右、10:12 見聖詠第一百一十首第一節、及馬爾谷福音第十六章第二十節。
    13以俟諸敵之屈伏。
    14蓋一經基督之自獻、而受聖者咸得成全於永古矣。
    15聖神於此亦供其證曰:
    16『時既至、將與義塞約如次:
    欲將吾誡命、置彼腔子裏;
    真諦與妙道、深深銘腑肺。』
    17又曰:
    『吾願寬宥其諸惡、不欲再念其罪行。』10:17 見先知葉肋未亞書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三節。
    18夫諸罪既蒙寬赦、自不復有贖罪之祭矣。
    19兄弟乎、吾人茲得藉耶穌之寶血、遵其為吾人開闢之路、而自由進入閟幄矣。
    20此新路也、亦生路也。其所通過之帷幕、則基督之肉身也。
    21今吾人在天主宅中、既有偌大之司祭矣;10:21 見先知匝加里書第六章第二節及戶籍紀第十二章第七節。
    22吾人之心、既已灑脫罪累矣;吾人之身、既已洗濯於潔水之中矣;則吾人尚可不以一片赤誠、沛然不疑、而親近天主乎?
    23尤宜確乎不拔、堅守吾人所共抱之望德。蓋天主言出惟行、有諾必信也。
    24尚其以愛德興善行互相鼓勵。
    25集會之事、切勿中輟、如若輩無恆者之所為也。亟宜彼此勗勉夾持;蓋彼日伊邇、更無因循之餘地矣。
    26夫吾人既認識真道、如再明知故犯、則不復有贖罪之祭、
    27而其所餘者、惟觳觫待刑、以候吞滅悖逆之燎火而已。10:27 見先知意灑雅書第二十六章第二節。
    28昔人干犯摩西律法、根據二三人之證言、尚且殺之無貸;10:28 見申命紀第十七章第六節。
    29何況蹂躪天主聖子、輕慢聖德所本之盟血、褻瀆恩寵所自之聖神、爾謂其所當受之刑罰、更堪設想乎!
    30『伸冤在我、報應不爽。』『惟彼上主、黜陟厥民。』吾人固知作是語者之為誰也。10:30 見申命紀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五節與第三十六節。
    31遭受永生天主之譴怒、可怖也已!
    32爾等當一憶曩昔初蒙光照之日、爾等如何備嘗艱苦、頻遭橫逆、
    33不惟自身受垢蒙辱、若優伶之演劇、供眾一粲;即同道中有遭此垢辱者、爾等亦莫不痛苦身受。
    34爾等不惟體恤囹圄中人、即自己產業之被劫奪、亦能逆來順受、且欣然自樂、固知另有盡善盡美、可大可久之嗣業在也。
    35惟望毋失勇毅之氣、必有厚報。
    36蓋欲奉行天主之旨而獲所諾、則耐德尚矣。
    37『尚待片晷、須臾之間、彈指之頃、而將臨者自至、其必不復稽延矣!10:37 此節與下節見於先知意灑雅書第廿六章第二十節、及先知雅巴古克書第二章第三與第四節。
    38然『為吾之忠僕者、當恃信德而生;若畏首畏尾、非吾心所喜。』
    39吾人則非畏首畏尾、終致淪亡之徒也;乃浩然不疑、自求靈祉之人也。

    WU Ching-hsiung, Wenli New Testament & Psalms in Public Domain. First published in 1949 (Psalms in 1946).
    Digital files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2019.

    吳經熊文理《新經全集》、《聖詠譯義初稿》屬共有領域。原著1949年出版(《聖詠譯義初稿》1946年出版)。
    電子版 © 聯合聖經公會,2019

    © 2013-2025 WeDevote Bible
    隐私政策使用条款反馈捐赠
    圣经
    资源
    计划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