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撒母耳記下十九9-15 (參十九9-43)
9以色列眾支派的百姓都議論紛紛,說:「王曾救我們脫離仇敵的手,又救我們脫離非利士人的手,現在他爲了押沙龍逃離這地了。10我們所膏治理我們的押沙龍已經陣亡。現在你們為甚麼沉默,不請王回來呢?」11大衛王派人到撒督和亞比亞他二位祭司那裏,說:「你們當向猶大長老說:『以色列眾人已經有話到了王那裏,你們為甚麼最後才請王回宮呢?12你們是我的弟兄,是我的骨肉,為甚麼最後才請王回來呢?』13你們要對亞瑪撒說:『你不是我的骨肉嗎?我若不立你在我面前取代約押永久作元帥,願上帝重重懲罰我!』」14這樣,他挽回了猶大眾人的心,如同一人。他們就派人到王那裏,說:「請王和王的眾臣僕回來。」15王回來了,到約旦河。猶大人來到吉甲,去迎接王,請王過約旦河。
押沙龍已死,內戰平息,但以色列的內亂仍持續不斷,拿單預告的刀劍必永不離開大衛的家仍然延續下去。以色列支派在請王返回到耶路撒冷京城的事上議論紛紛(9a節),而大衛又怪責猶大支派在此事上的反應緩慢。撒督和亞比亞他兩位祭司提醒長老們要請王回宮。大衛回京途中做了一個一石二鳥的決定:他立亞瑪撒取代約押作元帥,一方面是要懲罰約押違命殺了押沙龍(十八5、14),另一方面是要透過這位曾作押沙龍叛軍元帥的亞瑪撒的影響力,去贏取猶大眾民的支持。
大衛回耶城路上仍是危機四伏、面對各種問題,遇上的人是敵是友、是真心或是假意,確實一時難以辨明。因此,大衛仍是步步為營,如履薄冰,小心應對。他在回京路上如何應對示每(18b-23節)、米非.波設和洗巴(24-30節),及巴西萊(31-39節)三位人物,確實見到他的處事智慧和純熟的技巧。
首先,迎着大衛而來的是曾經在他落荒而逃時一面咒罵他是咎由自取、流人血的人,又一面侮辱他及向他扔石頭的便雅憫人示每(十六5-8、11-13)。現在示每見大衛勝利迴歸,主動來到約旦河向大衛求饒恕、求赦罪之恩(19節)。在旁的亞比篩立時要處死示每,這個衝動反應跟大衛的冷靜應對成了強烈的對比。大衛對亞比篩呼叫說:「洗魯亞的兒子們啊!」(22a節)《新》《思》亞比篩、約押和亞撒黑是三兄弟(代上二16);大衛用「兒子們」是眾數,應包含約押在內,這裏顯示出他對約押的怒氣似乎仍未消除。大衛逃難時曾拒絕亞比篩殺示每,因他認為是耶和華透過示每來咒罵他;現在大衛再次禁止亞比篩處決示每,乃權宜之計,是對便雅憫支派釋出善意,讓過去的恩怨一筆勾銷。因為示每的勢力不弱,有一千個便雅憫人,還有掃羅家的僕人洗巴和十五個兒子,及二十個隨從僕人支撐着他(17節)。我們可從大衛臨終前吩咐所羅門要處決示每一事,就可見當時的應對只是對示每暫緩執行死刑而已(王上二8-10)。
其次,大衛要怎樣應對米非.波設和洗巴,確實左右為難。究竟米非.波設和洗巴,誰的話是真,誰的話是假?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確實不易分辨。洗巴在大衛逃難時曾帶了些補給供應大衛,並說米非.波設曾說掃羅的王位必將歸還給他(十六1-4),但我們從米非.波設的身體殘缺、他為大衛悲痛至「沒有修腳,沒有剃鬍須,也沒有洗衣服」(24b節)的表現,及對大衛分給他的財物也不感興趣(29-30節)種種,就可斷定他並沒有篡位復辟之心。大衛相信米非.波設,又基於洗巴背後的勢力,不想疏遠洗巴,並要爭取他的支持,那就只好對洗巴疑中留情,暫不做任何傷害雙方感情的事,將財物平分給兩人。
最後,大衛遇見一直支持他、供應他需要的基列人巴西萊。巴西萊迎見大衛時已經年紀老邁。大衛要回報巴西萊對他的恩惠,邀請他一同渡河上耶路撒冷,要養他終老。巴西萊婉拒了大衛的盛意,只望大衛恩待他的兒子金罕(37節;參王上二7)。大衛跟巴西萊吻別後,就讓他回自己的家鄉去了(39節)。這一吻是一個濃情厚意的吻,跟與押沙龍的冷漠之吻(十四33)和押沙龍工於心計的吻(十五5),確實有天淵之別!大衛信守承諾,在他臨終前也吩咐所羅門好好恩待巴西萊的眾兒子(王上二7)。
大衛歸回耶城路上要應對不同的人,同時亦要面對猶大眾百姓和以色列百姓的爭執。猶大支派以與大衛同支派的骨肉之親爭寵,以色列支派則以人數眾多及先提議請王回來而互不相讓。最後,「猶大人的話比以色列人的話更強硬」(43c節) 開啟了內亂的序幕!
思想:
大衛在人生低谷、落荒而逃時受到三位人物的不同對待。現在他得勝歸回耶路撒冷的路上再次遇上他們,他怎樣迴應彼此間的恩怨,對我們有甚麼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