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經文:羅馬書12章3-8節
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看得合乎中道。—羅馬書12章3節
你曾否覺得自己像個冒牌貨?其實很多人都有這種感受!在1970年代末期,兩名研究人員發現“冒牌者症候羣”(imposter syndrome)這種心理現象,它會讓人懷疑自己的技能、才華或能力,覺得自己名不副實,像是個冒牌貨。即使是成功和傑出的人也會覺得自己“不夠好”,擔心若有人真正瞭解他們,就會發現他們其實還有很多事都不懂。
保羅勸勉第一世紀羅馬教會的眾信徒要謙卑:“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看得合乎中道”(羅馬書12章3節)。我們都明白不可自高自大的重要性,但當我們懷疑自身的能力,就走向另一個極端,甚至不敢發揮上帝賦予我們的恩賜去服事祂。將自己“看得合乎中道”(3節),是指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評估自己的能力。保羅鼓勵我們要克服猶豫不決的心態,“照着上帝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3節),坦然接納自己。如此一來,基督的身體就能被建立起來(4-8節)。
與其因害怕作個“冒牌貨”而貶低自己的能力,不如欣然接受上帝賦予我們的恩賜。當我們懷着感恩的心領受祂的恩典,就不會自高自大或自我貶低。這樣一來,我們就能討天父的喜悅,也能建立起基督的身體(也就是教會)。
你在哪方面會懷疑自己的能力?
上帝如何讓你有信心去克服這種感受?
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照着祢所賜的信心,
以祢的眼光來看待自己。
靈糧透視
使徒保羅勸勉我們,要“中肯地看待”(羅馬書12章3節,當代譯本修訂版)自己的能力和恩賜之後,立刻談到基督的教會“就像一個身體有許多肢體”(4節,新譯本)。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恩典,包括我們的信心(3節)和恩賜(6-8節)。正確的“自我認知”會讓我們明白,我們並非毫無價值,也並非無可取代。我們並非毫無價值,因我們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所造,而且上帝的兒子為我們而死,救贖了我們。我們並非無可取代,因我們所有的恩賜和才能原本就是上帝所賦予的。上帝會裝備所有信靠祂的人,來服事祂和服事人。但至關重要的是,眾信徒必須像一個身體一樣,齊心協力地服事。這種相互依靠需要愛,也就是接下來使徒保羅特別強調:“愛必須真誠”(9節,聖經易讀版)。當我們接受上帝的恩典時,就能以祂的眼光來看待自己,並能“以手足之愛彼此相親,用恭敬的心互相禮讓”(10節,新譯本)。
作者: 葛庭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