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經文:撒母耳記下9章1-7、13節
[米非波設]常與王同席喫飯。他兩腿都是瘸的。—撒母耳記下9章13節
在布赫納牧師(Frederick Buechner)所寫的歷史小說(Brendan)接近結尾時,有一個感人至深的場景。故事中的人物吉爾達站了起來,露出膝蓋以下只剩一條腿。當他伸手去拿手杖時,突然失去平衡,布倫丹立刻飛撲過去扶住他。
吉爾達說﹕“我像這黑暗的世界一樣殘缺。”布倫丹回答說﹕“若真是這樣,我們當中有誰不是如此呢?當我們跌倒時,能互相扶持,也許這纔是最終唯一重要的事。”
撒母耳記下第9章記載,大衛王渴望關懷掃羅家中依然在世的人(1節)。其中一位就是米非波設,他是“約拿單的一個兒子,是瘸腿的”(3節)。後來,米非波設被帶到大衛王面前,王對他說:“[我]將你祖父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你;你也可以常與我同席喫飯”(7節)。此後,米非波設常與大衛王一同用餐。
聖經記載大衛許多耀眼的成就,例如打敗巨人、擁有萬千軍隊、擊退敵國君王。諸如此類的重大事件有如電影情節一般。但聖經也記載大衛一個感人至深的善行,即他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
在那些轟轟烈烈的大事落幕之後,或許大衛向米非波設展現的善意,纔是最終且最重要的事。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也是你我每一天都可以做的事。
誰是你生命中的米非波設?
你要如何幫助他呢?
仁慈的上帝,
請讓我看見周遭有誰需要我的幫助。
靈糧透視
米非波設五歲時,他的祖父掃羅和父親約拿單在基利波山戰死(撒母耳記下4章4節,另參閱1章5-6節)。當米非波設的乳母聽到這個消息,就“抱着他逃跑;因為跑得太急,孩子掉在地上,腿就瘸了[雙腿都瘸了]”(撒母耳記下4章4節)。米非波設是掃羅家最後一位倖存者(9章3節)。儘管大衛曾被掃羅苦苦追殺,但大衛和約拿單卻像兄弟一樣彼此相愛,並且他們的“心深相契合”(撒母耳記上18章1節)。因此,大衛爲了感念他的朋友約拿單,就以極大的恩慈對待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我們也可以像大衛一樣,懷着感恩的心以恩慈待人,來回應上帝向我們顯明的極大恩慈(提多書3章4-5節)。
作者: 柯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