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奉献
9月11日 不只看見,更能看清(小望) - 牧者恩言

9月11日 不只看見,更能看清(小望)

Audio icon

牧者恩言

2025年9月11日

收藏
分享

經文:耶穌拉着瞎子的手,領他到村外,就吐唾沫在他眼睛上,按手在他身上,問他說:“你看見什麼了?”他說:“我看見人了,他們好像樹木,並且行走。”隨後又按手在他眼睛上,他定睛一看,就復了原,樣樣都看得清楚了。耶穌打發他回家,說:“連這村子你也不要進去。”(《可》8:23-26

這段經文記載了一個獨特的神蹟:耶穌醫治瞎子,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分了兩次。第一次,瞎子看見了,卻模糊不清:“(人)好像樹木,並且行走”。第二次,耶穌再按手,他才“樣樣都看得清楚”。這並非耶穌的能力失效,祂完全有能力一次醫治,卻選擇了漸進方式,這是一個深刻的屬靈比喻:看見光明,並不等於已經看清真相。

我們的生命也常如此。初信時,我們因恩典而得見光,生命從黑暗轉向光明。然而,我們對真理的認識、對人心的分辨、對神旨意的體察,往往仍是模糊的。模糊的視力很危險——我們可能用片面的理解去解讀聖經,用有限的經驗去評斷別人,把“人”看作沒有生命的“樹木”,我們看見了其外表,卻忽略其內裏與靈魂的需要。我們自以為擁有了屬靈視力,卻對上帝恩典的深邃、基督犧牲的榮耀、聖靈微聲的引領視而不見。我們以為自己看見了,卻未真正看清。

瞎子第一次的視力恢復,提醒我們:屬靈的眼睛若只停留在輪廓,仍無法進入真理的深處。耶穌沒有讓他停在模糊裏,而是再次伸手,使他“定睛一看”,樣樣清楚。這是主對我們生命的耐心:祂不急於求成,而是一步步帶領,從模糊到清晰,從部分光明進入全然真光。

我們是否也常停留在第一次的狀態?禱告時渴望立刻得答案,卻忘了信心需要時間孕育。就像種子要在泥土中沉默一段時日,屬靈的清晰也需要經歷模糊、等待與操練。神的恩典並不倉促,而是溫柔而堅定地在我們身上反覆工作,讓我們的眼睛漸漸聚焦於祂的榮美。

使徒彼得提醒我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了。”(《彼後》1:8)這是一段持續不斷的成長過程。耶穌不僅要我們“看見”,更要我們“看得清楚”;不僅要我們得光明,更要我們在光中行走。祂樂意牽着我們的手,帶我們離開喧囂,耐心塑造我們,讓我們的眼睛逐漸明亮,心靈逐漸通透。

伯賽大瞎子的故事,正是一個從黑暗到光明、從模糊到清晰的旅程。耶穌牽着我們的手,帶我們走出黑暗;祂耐心地一次次觸摸,使我們從模糊的認知,進入清晰的信靠。祂呼召我們活出更新的生命,專注祂的旨意,不再停留在輪廓的模糊裏,而是看見祂榮耀的真實。

禱告:主啊,感謝你牽着我的手,把我帶離喧囂,使我能與你單獨相遇。求你再次按手在我眼睛上,使我不只看見,更能看清;不只得光明,更能在光中行走。幫助我遠離一切使我模糊的事物,直到我在你裏面,樣樣都看得清楚。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