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上帝的號吹響,那在基督裏死了的人必先復活。以後我們這活着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裏,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帖前》4:16-17)
在信仰中,復活是完整救恩計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11:25)他在十字架上流血犧牲,被埋葬,是為我們的過犯,而後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成聖,最後得榮耀。
若基督沒有復活,使徒們為福音付上生命的代價也就徒勞無益,我們所信的更是枉然。若我們的生命不能復活,那我們就應該盡情享受罪中之樂,無節制地追逐情慾纔對。但即便這樣,我們也不會有喜樂滿足,也會毫無盼望。
信與不信的區別,不在於是否經歷苦難,而在於在苦難中的反應與迴應。不信的人靠自己的意志與信念苦苦支撐,心中沒有方向、沒有盼望,也沒有真正的平安,內心充滿苦毒與恐懼,因為他們不知道末日審判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結局有多麼悲慘。
而信的人,雖然並沒有看見覆活,也沒經歷過復活,但因着信基督,相信復活,並且以上帝為喜樂和滿足,即便經歷苦難,也終會收穫真正的平安、盼望和愛。
我們明白,人生不過是暫時的寄居,世間並不平坦的道路正是敬虔生活的操練。我們所盼望的並不是地上的榮華富貴,功名利祿,而是那永恆的家鄉,上帝的國度,那纔是我們最終的美好與榮耀的歸宿。
摩西因着信,爲了上帝永恆的國度與獎賞,他寧可和上帝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他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富更寶貴,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參《來》11:23-27)
唯有經過環境試煉的信心纔是真實的,而真正的信心必然會帶出實際的行動,持續的行為操練,也終將會結出明確的信心果效。
所以,無論我們身處怎樣的困境,面臨怎樣的挑戰與試煉,都應當心存感恩與盼望,過敬畏上帝,順服聖靈,分別為聖的生活。因為我們知道,這一切不過是通往榮耀的過程,我們所等候的是主親自再來的應許。
禱告:親愛的主,我時常為明天憂慮,信心軟弱,焦慮不安,我承認我的有限與不足,求主加添力量,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樂,賜我樂意的靈扶持我,幫助我心存盼望勝過環境。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