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 Logo
  • 圣经
  • 资源
  • 计划
  • 联系我们
  • APP下载
我的
跟随系统浅色深色简体中文香港繁體台灣繁體English
奉献
资源 / 牧者恩言 / 2023年6月 / 6月22日 當外有爭戰,內有懼怕……(許萬常)
返回
6月22日 當外有爭戰,內有懼怕……(許萬常) - 牧者恩言

6月22日 當外有爭戰,內有懼怕……(許萬常)

Audio icon

牧者恩言

2023年6月22日

收藏
分享

人要活得開心,就得學會裏外的適應:“裏”是適應內在的自己;“外”是適應外在的環境。

這兩者瞬息萬變,不可捉摸。

比如說,身上每個大小器官隨時都有可能出問題,大病小病都有可能發生。有時候,連個小小的感冒都會把人搞得天翻地覆,心神不寧。

至於外在的環境更是變化多端,叫人手忙腳亂,應接不暇。像氣候的變幻無常,似乎人人都在談天氣,但是無人能做什麼。這裏、外的變化,我們常無能為力,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疲於應付。

面對人生內外的困境,我們並非消極的逃避,而是積極的面對。誠如保羅所說:“隨事隨在,我都得祕訣。我靠着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4:12-13)。

這個“凡事”是什麼事呢?不過是人生中裏外的起起落落,那些出自本身以及周遭環境的各種挑戰,我們都可以“靠着那加給我力量的”得勝,並且得勝有餘。

靠主得勝有餘的人生,是人活着行有餘力,這纔是豐盛的人生——上尖下流、福杯滿溢。

可保羅緊接着又補重要的一句:“然而,你們和我同受患難原是美事”(《腓》4:14)。這是以積極正面的態度看萬事:凡事只要是出自於主都是美事。

難道人生中的患難,也是一件美事嗎?

所謂的美事並非事情本身,而是事情發生之後,我們所面對的態度。這是凡事謝恩的道理:人藉着凡事謝恩可以扭轉乾坤,使生命中的壞事變為美事。正如《詩篇》所說:“我受苦是與我有益,為要使我學習你的律例。”(《詩》119:71)

人受苦是學習認識主,因為主也曾經受過苦。這是保羅所說的:“要在我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參《西》1:24)。

當然,這並非指基督肉身上的患難有缺欠,而是我們的患難還有缺欠,人受更多患難就有更多機會學習認同主耶穌,認識主耶穌。

“外有爭戰,內有懼怕”,這或是使徒保羅一生所面對裏外挑戰的描述。他適應的方式,是靠着主耶穌的能力。

我們也要學習依靠主耶穌。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

OC舉目
更多信息
上一个
下一个
© 2013-2025 WeDevote Bible
隐私政策使用条款反馈捐赠
圣经
资源
计划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