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应当一无挂虑”。(《腓》4:6)
使徒保罗在《腓立比书》中对我们发出了一个看似“过高”的要求:“应当一无挂虑”。“挂虑”(忧虑)似乎是人之常情,无论是财务困境、亲人重病、人际关系,还是职场压力,生活中的种种境况都可能让我们感到忧虑,甚至到我们家做客的一位2年级小朋友,也表示自己“压力山大”,总有写不完的作业。
但是保罗的这句话不是一个个人的建议,而是作为使徒,他对基督徒的一个命令(原文中是祈使句)。“一无挂虑”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原文“挂虑”的字面意思是“被拉向不同的方向”。这描述了我们现实的处境:盼望将我们拉向一个方向,而忧虑则将我们拉向相反的方向。有人形容担忧就像“让人窒息”,你若经历过彻夜难眠、胸口发紧,就能体会这个比喻的真实。它不仅消耗我们的精力,影响我们的判断力,损害我们的健康,侵蚀我们的信心,甚至偷走我们本应有的喜乐。
我们的忧虑往往有3个来源:强烈的欲望,比如想要维持一段关系或得到某个成就,却不成功;对未来的恐惧并想像各种“万一”发生的事;或者当前正遇到的麻烦,像失业或生病。
保罗并不是要我们“无视现实”,假装生活里没有问题。“一无挂虑”也不是让我们变得漫不经心、不负责任或者毫无斗志的无计划躺平。相反,这个命令是让我们勇敢面对生活的同时不要过度思虑,不要让忧虑分裂我们的思想、压垮我们的心灵。
史普罗在《我的人生能有喜乐吗?》中说: “喜乐的头号大敌是什么?在新约里似乎不是悲伤或痛苦,而是忧虑(anxiety)。我认为,保罗在命令腓立比人要喜乐之后立刻就谈及忧虑,这是很显然的: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腓》4:7)……抢劫我们喜乐的正是忧虑,而忧虑不正是恐惧吗?恐惧是喜乐的大敌,当我们忧惧的时候,就很难喜乐。”
耶稣也说:“不要为明天忧虑。”(《太》6:34)不是因为明天没问题,而是因为天父知道我们需要的一切。天父会看顾祂的儿女,就像祂看顾飞鸟一样。下次忧虑来袭时,别否认它,先承认这是真实的挣扎。通过面对忧虑,我们学会信靠上帝的良善,而不是被忧虑绑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会遇到困难,就连保罗自己写信时也被囚禁。但我们可以相信,上帝允许这一切发生,是为了成就祂的美意。即使在最沉重的时刻,祂仍在掌权,也必为我们开出路。
祷告:亲爱的主耶稣,我承认我的心常被忧虑拉扯,求你帮助我直面这些现实,不再逃避。感谢你知道我的需要,求你用你的话语坚固我,让我相信你的旨意是美善的。奉耶稣的名,阿们。
欢迎您上网 behold.oc.org 阅读更多好文。《OC举目》面对当代挑战,与教会同行,和跟随基督的您一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