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诗篇》110 背诵:当你掌权的日子,你的民要以圣洁的装饰为衣,甘心牺牲自己。你的民多如清晨的甘露。 (《诗》110:3 )
我们常忘了:福音不取决于你做得好不好,而是你的王做得好不好。因信称义的教义是一回事,但实际就是另一回事了。请问问自己:我们的幸福取决于王的得胜吗?
你看《诗篇》110篇这位王凭着上帝的应许,完全得胜了仇敌。我认为最耐人寻味的是第3节:“当你掌权的日子,你的民要以圣洁的装饰为衣,甘心牺牲自己。你的民多如清晨的甘露。” 和合本圣经还有一行在括弧中的小字:“或作‘你少年时光光耀如清晨的甘露。’”
这一节的希伯来原文直译其实接近后面的意思。原文直译是“从清晨的发源地,你就得着青春的甘露”。这一翻译更准确。当然,从本质来说,弥赛亚得胜了,他的众民也都愿意牺牲,甚至多到像清晨的甘露那么多,这一说法也对。但我认为这是下一步,因为这首诗是以“应许(1节和4节)-展望(2-3节和5-7节)”的重复递进方式写成。与第3节相对应的第7节以讲弥赛亚作结,因此第3节也应该以讲弥赛亚作结,而不是以描述其民作结。
这位弥赛亚在清晨发源地,就是指极东之地,经历黑暗,经历困境,但慢慢就得着了青春甘露,充满了活力。这是暗示弥赛亚要从死里复活,经历黑夜,迎向黎明。弥赛亚经历了没有活力的状况,但突然苏醒了,有了青春甘露,有了蓬勃活力。这显然是展望弥赛亚的复活。当然,弥赛亚从困境到解决、从死亡到复活的经历,一定也会让子民多如清晨的甘露。
“他要喝路旁的河水,因此必抬起头来。”(《诗》110:7)为什么这位王非得要喝水呢?我们一直念到第6节,都觉得很高昂,但到第7节“他要喝路旁的河水”,一下子就觉得没前边那么高昂了,士气似乎低了下去。我们常说“一鼓作气”,为什么这位王一定要停下来喝路旁的河水?
这背后有个典故,就是基甸带着士兵在哈律泉旁边饮水的故事,记载在《士师记》第7章。
耶和华对基甸说:“凡用舌头舔水,像狗舔的,要使他单站在一处;凡跪下喝水的,也要使他单站在一处。”于是用手捧着舔水的有三百人,其余的都跪下喝水。耶和华对基甸说:“我要用这舔水的三百人拯救你们,将米甸人交在你手中;其余的人,都可以各归各处去。”(《士》7:5-7 )
看到了吧?这三百人因为始终警醒,被上帝选中。可见,这位弥赛亚王是一位警醒的圣战士,一直警醒到底,一点都不放松。所以,他喝水不是表明休息,而是表明警醒,并重新得力,直到把敌人消灭干净,从而大获全胜,而不是局部胜利。这非常巧妙,表明了最后的胜利既是彻底的,又是完全的,王最终得到了完全的胜利。
福音就是主耶稣基督这位王全然得胜了。祂愿意把这胜利果实分享给你我,让我们凭着他死里复活的大能去消灭散兵游勇而已。我们可千万别栽在主耶稣基督手下败将之手!
默想:福音最主要是在报告基督为我们做了什么。所以说福音是借着恩典得救。福音是一则消息,因为其中所说的救恩是已经为我们完成了。这则消息可以创造充满爱的生命,但充满爱的生命本身并不是福音。——提摩太·凯勒
祷告:天父上帝,多少时候,我忘了基督的全然得胜和复活大能,请饶恕我。也请你借着圣灵不断提醒我,充满我,好使我靠着基督胜中求战,而不是靠着自己战中求胜。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欢迎您上网 behold.oc.org 阅读更多好文。《OC举目》面对当代挑战,与教会同行,和跟随基督的您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