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 徹底潔淨
雷翠霞

今日經文:馬太福音23章23-26

先洗淨杯盤的裏面。—馬太福音23章26節

在11月某個寒冷的一天,我們教會預備將禦寒用品裝滿200個揹包,分送給無家可歸的人。當我在幫忙把人們捐贈的物品裝進揹包時,我會將物品加以分類,希望能找到新的手套、帽子、襪子和毯子放進揹包裏。我們教會還準備了辣肉醬和三明治,要分送給那些拿到揹包的人。後來,我注意到一樣令我驚訝的物品,那就是毛巾。我只專注於人們能喫飽穿暖,但有人記得他們需要保持乾淨和衛生。

聖經談到另一種“潔淨”,乃是心靈的潔淨。耶穌在譴責假冒為善的律法教師和法利賽人時,指出了這個問題,他們只遵守律法的細微末節,卻忽略“律法上更重要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馬太福音23章23節,和合本修訂版)。耶穌對律法教師和法利賽人說:“你們洗淨杯盤的外面,裏面卻盛滿了勒索和放蕩。⋯⋯先洗淨杯盤的裏面,好叫外面也乾淨了。”(25-26節

如果我們沒有尋求在基督裏得到潔淨,那麼,表現出自己很屬靈、很敬虔,只不過是虛有其表、自欺欺人。正如一首古老的福音詩歌提到:“如何使我脫罪惡?唯有主耶穌的寶血。”新的毛巾可以讓我們保持外在的乾淨,而唯有耶穌能潔淨我們的內心,甚至洗淨我們最深的罪孽。


你有哪些心思意念需要得到徹底的潔淨?

今天,你要祈求基督如何潔淨你呢?


親愛的耶穌,求祢潔淨我的心靈。

靈糧透視

馬太福音23章13-29節記載耶穌指出文士和法利賽人的七“禍”,因為他們只注重儀式上的敬虔而且假冒為善。“禍”的意思是“多麼可怕或恐怖”。這是嚴厲的譴責(參閱以賽亞書3章11節馬太福音11章21-22節),與八福中“有福”的描述(馬太福音5章3-12節)形成鮮明的對比。文士或律法教師是當時的學者,是鑽研舊約律法的專家。這些文士大多是法利賽人(馬可福音2章16節)。法利賽的意思是“分別”,尤其是指從世俗中分別出來。法利賽人自認為是摩西律法的守護者和執行者,只看重“古人的傳統”(新譯本),也就是代代相傳的解釋和規定,比上帝的話語更有權威(7章3-58-9節)。耶穌七次譴責他們,其中六次稱他們為“假冒為善的人”(馬太福音23章131523252729節),“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3節),“他們一切所做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見”(5節)。但耶穌在意的不是外表,而是“裏面”,也就是我們的內心。唯有祂能使我們從裏到外都得到潔淨(26節)。

作者: 沈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