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詩篇48篇
1(可拉後裔的詩歌。)耶和華本為大!在我們神的城中,在他的聖山上,當受大讚美。2錫安山-大君王的城,在北面居高華美,為全地所喜悅。3神在城的宮殿中,自顯為避難所。4看哪,諸王會合,一同經過。5他們見了這城就驚奇喪膽,急忙逃跑。6戰兢在那裏抓住他們,他們好像臨產的婦人一樣陣痛。7神啊,你用東風擊破他施的船隻。8我們在萬軍之耶和華的城裏,就是我們神的城裏,所看見的正如我們所聽見的。神必堅立這城,直到永遠。(細拉)9神啊,我們在你的殿中 想念你的慈愛。10神啊,你受的讚美正與你的名相稱,直到地極!你的右手滿了公義。11因你的判斷,錫安山應當歡喜,猶大的城鎮應當快樂。12你們當週遊錫安,四圍環繞,數點城樓,13細看它的城郭,察看它的宮殿,為要傳揚給後代。14因為這神永永遠遠為我們的神,他必作我們引路的,直到死時。
詩篇四十八篇屬於卷二(四十二至七十二)詩集;詩篇四十二篇至四十九篇一連七篇都歸為可拉後裔的詩歌(注:四十二、四十三為一篇)。這篇詩被列入錫安之歌;有學者認為四十五至四十八篇都跟神的王權有關,而四十六及四十八篇特別顯明神駐守錫安,使城屹立不倒,盡顯祂執掌全地的王權。這四首詩緊接四十二至四十四篇的刻意安排,是要回應詩人在艱難時期經歷神缺席所產生的疑問。這篇詩的結構可分為三段:1. 神在錫安,當受讚美(1-3節)、2.子民與外敵,反應各異(4-11節),3.繞城細察,傳與後代(12-14節)。我們就按照這結構脈絡欣賞這首錫安頌。
詩人先指出耶和華為大、為大君王(1a、2a節),祂在城中、在錫安聖山上,當受極大的讚美。古代近東的百姓認為他們所膜拜的偶像乃住在山上,故常將偶像所駐守的山稱為聖山。錫安山位於耶路撒冷的東北面,但詩人卻說錫安山「在北面居高華美」(2b節);詩人是借用意象表達,與北面的洗分山相比。英文《新國際譯本》將「北面」這詞翻譯成專有名詞「洗分」(Zaphon)。「洗分」是迦南名聞遐爾的聖山,相傳更是巴力的居所,其高度遠遠超越位於耶路撒冷的錫安山(錫安山只有743米,而洗分山卻高達1,700米)。論高度和山的壯觀,錫安山根本不能與洗分媲美。但詩人指出,錫安山之美非因其峯嶺高聳入雲及壯觀的外形,而是有掌管宇宙主權的大君王耶和華「在城的宮殿中」(3a節)。簡言之,裏面的內涵比外面的裝潢更為重要。
由於大君王的同在,就激發起敵人與子民的兩種迴應─懼怕與喜樂。以色列國常被諸王入侵,安全常遭受威脅。那些會合的眾王可能是約沙法時代的摩押、亞捫和米利烏聯軍(代下二十1-30),亦有可能是希西家時代亞述的西拿基立和他的附庸國(王下十八13至十九37)。然而,詩人沒有具體指出是那一場戰役。無論是哪一場戰役,只要耶和華居於城的殿中,這城就固若金湯,牢不可破。敵人「見了」(5a節)神的作為,就望風而逃(4-7節)。他們目瞪口呆,「驚惶失措,慌慌張張逃跑」 (5b節)《呂振中譯本》;他們驚惶失措、痛苦掙扎如產難的婦人一樣(6節)。諸王究竟看見了甚麼?詩人似乎刻意留白;看見「甚麼」並非最重要,「誰」看見以及「在哪兒」看見纔是詩人的重點。敵人不單在陸路上竄逃,連他們一直引以為傲的「他施船隻」也被強大的東風所毀(7節)。
此外,神的子民同樣耳聞目睹耶和華的作為,他們的反應是歡喜快樂(8-10節)。因為神以慈愛待祂的子民,也用公義來判斷。神的公義就像公平的律法,對遵守的人和違法的人自有不同的效果。子民遵守神的律法就得到保護,敵人叛逆神就招致審判。因此,詩人呼籲子民從「殿中」想念神的慈愛(參9節),延伸到「地極」都歌頌祂的名(參10節),最後,更要從「錫安山」歡呼擴展到「猶大的城邑」(11節)。
詩人更鼓勵我們要周遊、環繞、數點、細看及察看(12-13a節)神在錫安的作為,祂像一位慈愛的牧人繼續不斷引領屬自己的子民,直到死時(14節)。我們更要將神在城中的作為,將我們在錫安山所經歷神的慈愛、公義、審判以及祂永不變、看顧保守的美德,一代一代地傳頌下去。
思想:
錫安對信徒並非實體的一座城,而是神的居所、神同在的地方。信徒追求的是神的同在。就讓我們一同唱頌《同往錫安》(Marching to Zion)這首歌作為今天靈修的迴應。
(詩歌可於Youtube搜尋「同往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