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火熱的嘴脣,邪惡的心,好像銀渣包在瓦器上
24仇敵用嘴脣掩飾,心裏卻藏著詭詐;
25他用甜言蜜語,你不能相信他,因為他心中有七樣可憎惡的事。
26他雖用詭詐掩飾怨恨,他的邪惡必在集會中顯露
27挖陷坑的,自己必陷在其中;滾石頭的,石頭反滾在他身上。
28虛謊的舌憎恨他所壓傷的人;諂媚的口敗壞人的事。
箴廿六17-28節談及四類惡人,昨天看過愛管閒事者、欺騙者和造謠者,而今天從23-28節我們來思想「破壞羣體的仇敵」。在這6節經文中,智者對「仇敵」有兩類的描述:嘴脣、舌頭和言語 (23-25、28節),以及詭詐 (24、26節)。這些言行對羣體帶來明顯的傷害。
在23-25節這三句箴言中,有著一個強烈的對比,就是外在表現和內裏思緒的落差。言語是可以聽得到的,可是內心的真正意念,卻是深藏在內裏的。從23節中,我們可以問一個題:一個美觀精緻的器皿和其真實的價值是否等同呢?而人油滑的嘴和甜言蜜語是否是用來掩飾他內心的邪惡 (23節)、詭詐 (24節)以及憎惡 (25節)的呢?所以,智者在25節清楚提醒讀者,那些用言語僞術所包裝的話是「不能相信」的。接著智者舉了一個例子來加以說明:有一個不誠實的商人,將一件器具的外表塗上了銀色,令商品銀光閃爍,看似昂貴,但其實,那一層銀粉是廉價的渣滓,只是用來包裝一件瓦器。銀渣和瓦器都不值錢,但卻矇騙過關,受害人以高價買入了這劣質貨!在這裏,智者帶出的勸戒是:不可相信那些惡人,他們的話一句也不要信,不管說得多動聽,提防有詐!
第23-25節描述惡人用詭詐來行騙,可是,在26-28節提到的惡人的行為,更是傷害人。前者惡人用言語來「掩飾」詭詐,而後者他們用詭詐來「掩飾」怨恨。「怨恨」在整個段落出現了三次 (24、26、28節)。經文提到,心中的怨恨是會轉化為行動的,更會在集會中顯露出來,結果是他們因怨傷害了人、用恨摧毀了人。智者指出,那破壞羣體的人,他們也會自食其果,害人終害己。第27節的格言「挖陷坑的,自己必陷在其中;滾石頭的,石頭反滾在他身上」,生動地描繪了報應是會臨到惡人身上的。惡人掘坑來陷害人,自己卻跌落其中。這應驗了詩七15的話:「他掘了坑,挖得太深,竟掉在自己所挖的陷阱裏」(另參傳十8);惡人一心把大石頭推上斜坡高位,預備陷害對頭人,可是因石頭太重,反而滾落在自己身上,結果是可想而知了。
智者或許希望讓讀者從這些格言中得到領悟,就是反思我們的外在行為及內心意念是否南轅北轍、互相矛盾。讀者不一定是惡人,但並不表示內心是完整無瑕。我們行動的背後動機,可能摻雜一點點自私或慾念,但不要被看似是好的動機「掩飾」了內心的幽暗面,而矇騙了自己。
反思
嘗試安靜下來,靠著聖靈,檢視你自己的內心是否隱藏著怨恨,求主親自鑑察,並赦免隱而未現的罪!
保羅勸勉哥林多教會的信徒:「我只怕你們的心偏邪了,失去那向基督獻誠懇貞潔的心」(林後十一3),求主保守我們能在基督裏常存「誠懇貞潔的心」(“your sincere and pure devotion to Christ,” N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