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 適應自己與環境(許萬常)

人生的旅途是學習適應自己和適應環境的過程,這兩者都不太容易。適應自己是先天的事,適應環境是後天的事。

這兩者都是與生俱來,人力無法掌握:人是上帝造的,基因是由父母而來;所處的環境並非自己的選擇,所遇見的人也不由自己決定。人活着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人生處處都是對自我以及周遭境況反應的結果。

如果事情沒有經過事先的設計,也就變得毫無目的可言。如果一切都是原子碰撞產生的結局,那麼所謂的意義也盡是人的發明,活着僅是爲了自圓其說,而所有的理由都是自我安慰的機制。活下去是活着唯一的理由,成功的定義就是活得更美好、更舒適、更令人羨慕。

“生命的意義,是創造其宇宙繼起的生命。生活的目的,在增進我人類全體的生活”。這句話說得多麼冠冕堂皇,其實也是繞着人在轉,也是基於人本主義的看法而已。創造生命、增進生活似乎是人類存在唯一的目的。

然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如果生命的本質是痛苦,生活不過是人生掙扎的過程,那麼創造更多的生命不就是製造更多生活的苦楚嗎?

事情的關鍵全在於主耶穌,祂曾說道:“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

這是一個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世界,歷史也都是勝利者所寫的。人類史上所謂的英雄很多都是盜賊;許多王國的建造都是藉着“偷竊、殺害、毀壞”而生,我們卻無知地歌功頌德,認賊作父。歷代以來,這些“盜賊”反都成了世人頂禮膜拜的對象。

人類歷史的分界線就是“我來了”。

主耶穌來了,為要創造生命,增進生活;祂要給人一個嶄新的生命,這個生命的本質是豐盛的。主曾說道:“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裏,若是這樣,皮袋就裂開,酒漏出來,連皮袋也壞了”(《太》9:17)。新酒是生命,環境是皮袋,適應這兩者就是生命的豐盛。

豐盛的人生有如人被新酒灌滿,福杯滿溢,這是“卻因信祂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彼前》1:8

理所當然的,生命是質生活是量,生命的本質決定生活的能量。我們對生命先天及後天的適應能力,完全取決於安然地接受主精心的設計與目的。這就是信心的生命與生活,信徒都能鼓起信心說道,這一切盡都美好。

道理其實很簡單,沒有新的生命,就活不出豐盛的生活,依舊是老酒在舊皮袋裏的循環,越陳越臭地適應不良。我們首要關注的問題是:我到底有沒有藉由聖靈的重生,得着這個嶄新的生命?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 (《羅》8:28)這節經文是人適應自己本身和周遭環境的訣竅,是保羅是在對真正信主、愛主的人說的。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