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可一4~8
4 照這話,施洗約翰來到曠野,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 5 猶太全地和全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約翰那裏,承認他們的罪,在約旦河裏受他的洗。 6 約翰穿駱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帶,喫的是蝗蟲和野蜜。 7 他宣講,說:「有一位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彎腰給他解鞋帶也不配。 8 我用水給你們施洗,他卻要用聖靈給你們施洗。」
施洗約翰是一個謎一般的人物。就在一1~3節預告有人會為主耶穌修直道路之後,約翰出現了。但他的衣着異常,飲食習慣又奇怪。他要發展一個接觸多人的事工,但他卻去了不方便的曠野,而不往宗教政治中心的耶路撒冷「登記」。更令人費解的是他的洗禮方式。其實猶太人對洗禮並不陌生。自行用水去行潔淨禮,以保守自己遠離不潔,是猶太人自古以來的傳統(參利十一24, 32、十四6~16; 十五5~27; 民十九17~20)。將自己全身浸在水中,以明證自己決心按上帝律法而活,亦是部分猶太人(愛色尼人)天天執行的禮儀。
但約翰的洗,卻有幾點嚴重偏離了猶太人的傳統。第一,他要求人藉着他受洗。值得留意的是,猶太人一向都是自己洗自己的。約翰,你的洗究竟與別的有何不同?我為何要去接受你的洗呢?第二,他傳「悔改」的洗。悔改(原文是 μετάνοια)意味心思的改變 (a change of mind),但猶太人現存的宗教禮儀不是已能包括潔淨自己的罪的程序嗎?另傳認罪悔改的洗,甚至說可使罪得赦,就是說現存制度不行,是跟當權領袖及體制割席,是另起爐竈!第三,根據當時主流猶太教的信念,外邦人可以藉浸禮進行「入門禮儀」(rite of initiation),成為猶太教裏一班敬畏神的人(God-fearers,參徒十三16)。但猶太人已經是上帝揀選的子民,為什麼還要接受這種一次性的悔改之禮?難道猶太人跟外邦人在上帝面前,是沒有兩樣的嗎?最後是第四,約翰既叫人受他的洗,但他又說自己的洗仍有不足。究竟葫蘆裏賣什麼藥?究竟之後那一位是誰?用聖靈去施洗又是什麼意思 (參賽卅二15; 四十四3; 結十一19)?為什麼洗了一次,還會有第二次?為什麼又不會有第三次?
這位謎一般的施洗約翰,就在眾多爭議的聲音裏,突然出現在舞臺上。約翰的洗,不單是禮儀之洗,更是預備人迎見耶穌的末世之洗。相比起當時的宗教領袖,約翰似乎更得猶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的喜愛。然而,擁有千萬 followers 的他,卻沒有因此而忘記自己的身份:「有一位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彎腰給他解鞋帶也不配。」願約翰時刻成為每位事奉神之人的榜樣。阿們。
思想:
約翰的服事,根據當時的宗教規矩,是不合理的。當你受感去事奉神,但卻得不到別人的認同,你如何判斷自己的感動,是出於神而不是出於自己?
爲了引人去到耶穌面前,約翰一定面對不少的質疑,為福音付出了不少的代價。你願意為人付上代價,讓人來到耶穌面前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