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 正視財富
何啟明

經文:傳5:10-17

10喜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滿足;喜愛財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這也是虛空。11貨物增添,喫的人也增添,物主得甚麼益處呢?不過眼看而已!12勞碌的人不拘喫多喫少,睡得香甜;富人的豐足卻不容他睡覺。13我見日光之下有一件令人憂傷的禍患,就是財主積存財富,反害自己。14他因遭遇不幸,財產盡失;他生了兒子,手裏卻一無所有。15他怎樣從母胎赤身而來,也必照樣赤身而去;他所勞碌得來的,手中分毫不能帶去。16這是一件令人憂傷的禍患。他來的時候怎樣,去的時候也必怎樣。他為風勞碌有甚麼益處呢?17並且他終身在黑暗中喫喝,多有煩惱、病痛和怒氣。

傳道者的談論從制度上的經濟貪婪、政策傾斜到當權者身上,轉而到個人財富的議題,提醒腰纏萬貫的富人對財富該有的態度。簡言之,就是要以認真及正確的態度看財富。

俗語有云:「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錢財是工具,是人生活的基本需要,人需要錢財才能生活及解決許多人生問題。然而,金錢並非萬能,它亦有其限制,如它不能買睡眠、不能買胃口、不能買時間、不能買家庭、不能買健康,更不能買永生。傳道者於此指出財富幾方面的限制。

首先,財富絕不能滿足人的心。「喜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滿足;喜愛財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10節)。俗語有云:「人心不足,蛇吞象」,嫌錢多的人,世上實在鮮有!愛財如命,貪愛錢財,將錢放在一切之上的人,是永遠不會滿足的。人終日營營役役,整天想着怎樣賺取更多的金錢,這令傳道者又再一次感嘆:這也是虛空(10c節)。人心中的空洞,財富不能填滿;人按上帝的形像被造,只有上帝才能滿足我們的心。人若想在金錢上找滿足,就如干渴的人去找海水來喝,越喝越乾渴!

其次,財富越多,要處理的事也增多。「錢財增多,消費的人也增多」(11a節《思高譯本》)。富有人的親戚朋友會蜂涌而上,來分一杯羹。正所謂:「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最現實的例子莫過於2021年在日本東京奧運拿取跳水滿分的14歲女子全紅嬋,當她奪取金牌後,忽然多了許多親戚!要招呼這些「忽然」多出來的親友確實令人頭痛。「消費的人也增多」喻指必要的支出,如供養工人、繳納稅款或其它消費等等。俗語說:「一闊三大」,一個決定之後,隨之而來的是額外的消費和支出。財富增多帶來享受增多,但勿忘記這也只是即時、眼見的享受和滿足,並不長久。

最後,財富多,憂慮也多。「富人的豐足卻不容他睡覺」(12b) 。富人因財富和產業太多,以致到了一個地步,令他患得患失,寢食不安。這可能是因整日想着要賺更多的錢,要不斷投資加增財富。傳道者指出富人其中的一個危機是經營不善,只要「生意一次失敗,財產盡失」(14a節《思高譯本》)。此外,富人或許會因財富增多而怕被搶掠,擔心被勒索及暗算,令他憂心忡忡,晚上也不能安睡。

若一個人只曉得累積財富,忘記它只能在今生擁有和享用(參15節),就必然「遭受許多的煩惱、疾病和悲憤的事」(17b節《思高譯本》)。

思想:

傳道者並非反對擁有財富,而是要我們正視財富的限制,提醒我們要善用財富。

約翰衛斯理對金錢的名言:「儘量賺錢,儘量儲蓄,儘量奉獻」對你有何提醒?你對金錢的態度又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