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林前一10-13
10弟兄們,我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勸你們說話要一致。你們中間不可分裂,只要一心一意彼此團結。(but that you be perfectly united in the same mind and the same judgment) 。11我的弟兄們,革來氏家裏的人(by those of Chloe)曾對我提起你們,說你們中間有紛爭。12我的意思是,你們各人說:「我是屬保羅的」;「我是屬亞波羅的」;「我是屬磯法的」;「我是屬基督的」。13基督是分裂的嗎?保羅爲你們釘了十字架嗎?你們是奉保羅的名受了洗嗎?
在哥林多前書的開頭,保羅強調自己是「蒙召作使徒」(called apostle)。保羅的一大事奉祕訣,就是牢牢謹記自己的職分和召命。在徒二十20,保羅留下他牧養神學的名句:「你們也知道,凡對你們有益的,我沒有一樣隱瞞不說的。」不少教會墮落的一個核心原因,就是牧者和領袖放棄了用真道管理自己和教會。當教會的領袖任性、自私、怕事、徇情面、彼此擡舉,不按真道管理教會的時候,教會就百病叢生,教會就變得不像神的教會。相反,在林後十5,保羅留下寶貴的牧者榜樣和心志。當信徒和教會出現問題時,作爲牧者,保羅決心打破一切計謀、自高和不合神心意的態度。保羅深愛教會,所以他決心管教弟兄姊妹和教會。保羅說:「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和合本)有「敢於面對問題和敢於管教的牧者」的教會是何等蒙福!
一10-17這段帶出哥林多教會有嚴重的紛爭和分黨問題。從一12的表達,他們可能分成三、四黨。在責備他們之先,保羅強調,他是「藉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名」。我們作牧者和領袖的,我們只能「在主裏,按主意」去教導、引導、管理教會。保羅首先定下彼此應該都持守的原則,就是我們都應該講同樣的道理,就是「在我們中間不應該有分黨,並且我們應該好好團結在同一的心思和意見裏」。「意見」(gnome)一詞可翻譯爲「判斷」,在林前七25,40和林後八10帶出他的意見和判斷。在處理各種教會問題時,我們要努力達致忠於聖經原則、蒙神喜悅的共同意見和判斷。
目標應該是同心,但痛心的是完全事與願違,因爲比較,因爲誤會,因爲對不同事情的判斷的不同,保羅所愛的哥林多教會出現嚴重紛爭和分黨的問題。革來氏(Chloe)是一位姊妹,在新約裏沒有其他記載。可以想象,她是非常愛教會的姊妹,也熟悉保羅;當教會出現嚴重紛爭時,她挺身而出,派家人遠渡愛琴海,跑到以弗所,向她所愛的牧者求救。教會不單需要好牧者,也需要深愛教會的好姊妹。
亞波羅在以弗所蒙百基拉、亞居拉的引導,成爲出色的傳道人。後來,他去了亞該亞,在哥林多等地方有非常出色的事奉(徒十八24-28)。可惜,人的罪性,讓信徒對比兩代的牧者;教會更分裂出保羅派和亞波羅派!更悲哀的是,這種分黨在歷世歷代的教會重複出現,可悲可責!
爲什麼有「磯法/彼得」黨?哥林多書信沒有明顯表達。學者看,原因有兩個可能性:一、可能彼得曾短暫探訪哥林多;二、有些巡遊佈道的人來到哥林多,並號稱他們的教導路線和權威是源自彼得,並用各種鄙視的態度,間接批評了保羅和保羅的教會。學者對「基督黨」存在與否的看法有分歧。其中一個可能性是,保羅用修辭的諷刺表達,說:「甚至有人自高自大,稱自己是屬基督的,意思是他們高所有人一等。」眾僕人都是基督的僕人,都是要引導眾人跟隨基督;但可悲是,或有驕傲的領袖,或有喜歡製造分黨的人,製造了「愛這個惡那個,贊這個諷那個,跟這個遠那個」的惡風,結果原應是同心合一的教會,變成分黨紛爭不斷的教會。這是何等的可悲和痛心!不同領袖的弱點和失敗,我們要面對和正視,但這不等於我們助長互相比較、互相爭鋒、結黨爲私的惡風。犯這些罪的人要立刻悔改!你們的罪是何等的可惡!
保羅真知道自己只是基督的僕人!眾人都是因信靠被釘死在十架上的基督而得救!我們作主的僕人的,有什麼可誇呢?有「高舉基督,珍惜同工,厭惡分黨」的僕人的教會是何等蒙福!
思想:
因着不同的組長、團長、導師、執事、長老、講員、牧者,有些弟兄姊妹產生「愛這個惡那個,贊這個諷那個,跟這個遠那個」的風氣,你們遇見過嗎?感受如何?你曾製造這種風氣嗎?
當我們看見不同領袖和牧者的缺點、短處和失敗時,我們應如何面對?結黨是出路嗎?你想起聖經有任何的教導能幫助我們嗎?
比較前任和現任的牧者在人的感受上是難免的!但我們是珍惜他們各自的強處和貢獻嗎?或是,我們因我們的愛好,製造了讓眾人跌倒的比較和分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