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恩慈的妇女得尊荣;强壮的男子得财富。
17仁慈的人善待自己;残忍的人扰害己身。
18恶人做事,得虚幻的报酬;撒公义种子的,得实在的报偿。
19真正行义的,必得生命;追求邪恶的,必致死亡。
20心中歪曲的,为耶和华所憎恶;行为正直的,为他所喜悦。
21击掌保证,恶人难免受罚;义人的后裔必得拯救。
22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戴在猪鼻上。
23义人的心愿尽是好的;恶人的指望却带来愤怒。
24有施舍的,钱财增添;吝惜过度,反致穷乏。
25慷慨待人,必然丰裕;滋润人的,连自己也得滋润。
26屯粮不卖的,百姓必诅咒他;愿意出售的,祝福临到头上。
27恳切求善的,就求得恩宠;但那求恶的,恶必临到他。
28倚靠财富的,自己必跌倒;义人必兴旺如绿叶。
29扰害己家的,必承受虚空;愚妄人作心中有智慧者的仆人。
30义人的果实是生命树;智慧人必能得人。
31看哪,义人在地上尚且受报,何况恶人和罪人呢?
在十一章16-31节中,智者很清楚地提醒读者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行动与后果的关系 (action-consequences),相信「生命…死亡」这终极对比是本段的中心。在16-21节中,所谈及的工作与工价、报酬与报偿 (18节)以及生命与死亡 (19节),是指出承担行动的后果,每个人是要收割自己所播下的。对义人来说,他们的义行带来满足、生命和安全;而恶人却经历到失望、死亡和惩罚。智者要读者思想一个有趣的逻辑:「仁慈」和「残忍」(17节)。这是做在别人身上的,能带给别人好处,或会带来伤害的影响。可是,智者却指出,原来最终「仁慈的人自己获益,残忍的人自己受害」(吕振中)。一个人的品格、动机与行动与所得的后果是有不能分割的关系的。
在23-27节中,智者继续提出另一个逻辑,这是有关「慷慨」的主题。第24节「有施舍的,钱财增添;吝惜过度,反致穷乏」,这个推理跟第17节一样。一个人与别人分享钱财,理应财富是会减少的;而懂得节俭的人,财富应该会累积。但为何智者会讲出相反的结论呢?这种吊诡式思维,是因为上帝的经济学与我们不一样。第25节使用同义平行句:「乐善好施的人,必得丰裕;施惠于人的,自己也必蒙施惠」(吕振中)。慷慨待人的,使他人受惠、得滋润 (refresh, NIV);与此同时,连自己也得滋润 (will be refreshed, NIV)。原来,正直人的善行,上帝会记念的,如《箴言》十九章17节所说:「怜悯贫寒人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报偿,耶和华必归还他」。新约也同样有类似的教导:「少种的少收;多种的多收」(林后九6)。一个动机纯正、寻求别人福祉的举动,是蒙福的。
智者以一个问题作为本章的总结:「看哪,义人在地上尚且受报,何况恶人和罪人呢?」(31节)。学者指出这一节含有几个特点。首先,箴言或格言很少用问题形式表达,这是刻意要引起读者对这问题作出思考。另外,使用「何况」(十五11;十七7;十九7、10;廿一27) 这词,不单只带出了比较的意味,更指出其严重性。最后,学者指出「报应」(retribution) 可以是在有生之年发生的,就是说没有一个人犯罪而不被刑罚的。从旧约中,我们看见摩西和大卫也不例外,这观念一直延伸到现今,甚至未来的世代。正如彼得说:「若是义人还仅仅得救,不虔敬和犯罪的人将有何地可站呢?所以,照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为善,将自己的灵魂交给那信实的造物主」(彼前四18-19)。
思想:
(1) 试反思:「凡有的,还要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路十九26)。对我而言,有何领会? (2) 若圣灵在我内心感动我:「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因为人种的是甚么,收的也是甚么」(加六7),求主帮助我认真反省生命,认真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