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 巴別塔
曾錫華

經文:創世記十一1-9

「1那時,全地只有一種語言,都說一樣的話。2他們向東遷移的時候,在示拿地找到一片平原,就住在那裏。3他們彼此商量說:「來,讓我們來做磚,把磚燒透了。」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柏油當泥漿。4他們說:「來,讓我們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我們要爲自己立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面上。」5耶和華降臨,要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6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了同一個民族,都有一樣的語言。這只是他們開始做的事,現在他們想要做的任何事,就沒有甚麼可攔阻他們了。7來,我們下去,在那裏變亂他們的語言,使他們彼此語言不通。」8於是耶和華使他們從那裏分散在全地面上;他們就停止建造那城了。9因爲耶和華在那裏變亂了全地的語言,把人從那裏分散在全地面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 。」(創世記十一1-9

創世記第十章及第十一章所記載的萬國及民族的列表(也是族譜),是用來連接亞伯拉罕及他的後人的故事。在這些民族列表的記載中,有兩個插段,就是十章8-12節有關「寧錄」的王國,也是世界第一個出現的王國;第二個插段就是我們今天讀的巴別塔的故事。本段經文解釋爲甚麼人類語言會有不同,原來是因爲人曾經犯罪,導致今日我們要學外語,才能和不懂自己方言的人溝通。

「寧錄」及他的跟隨者企圖建立一個沒有上帝的文明,而巴別塔就是焦點。在創世記第十章寧錄故事的插段中,記載了他勢力的擴展,「寧錄」的王國的開始是在巴別城(創十10),而今天的經文,創世記十一章1-9節,這個第二個插段就記載了「寧錄」建造巴別塔的嘗試。

表面看來,這兩插段記載了兩段沒有關連的事,但事實卻不是,巴別城的建基和第十一章的建塔是有先後關係的。第一個插段(創十章8-12節)記載了寧錄的喜好、作爲和目標,第二個插段就繼續同一個主題,但卻是用與他同工的人的角度看,他們共通之處,就是要建立一個沒有上帝的文明!

十一章1-2節:「那時,全地只有一種語言,都說一樣的話。他們向東遷移的時候,在示拿地找到一片平原,就住在那裏。」他們向東遷移是合乎上帝的旨意和人類遍滿全地的命令:但繼續下去就出問題了。

「他們彼此商量」(十一章3),說明建造巴別塔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人類羣體的問題,所有人都有參與。他們呼召人來參與建造一座城和塔,目的卻與上帝要人類分散的命令相反:「來,讓我們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我們要爲自己立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面上。」(十一章4節)很清楚的,那時的人決定要做自己的上帝,他們不單不要分散,更要建立一個聯合建造及宏偉的城市來高舉人的成就與偉大。人類第一個聯合的呼召,「來」,就是呼召人一起來抗拒上帝!

他們不只要爲自己建立一座堅固的城市,爲自己帶來安全和穩妥,他們更要建塔,目的是「爲自己立名」,顯示出人要從上帝獨立出來的慾望,他們要建立自己的名,將上帝的名完全刪除掉,不要與造物主再有任何關係。

「塔頂通天」指的不單是高度,更有宗教場所的意思;「通天」與星相學有關,就是從物質世界接連到靈界事物,表示人類要建立的不單是一座建築物,更是一個新的宗教。當人拒絕真神,人就會爲自己建造偶像(羅馬書一章23節)。「通天」表明塔要直達上帝所住的地方,和上帝看齊,這是對上帝極大的不敬,也是驕傲狂妄至極的表現,就犯了「越軌」、「逾矩」的罪。

十一章7節:上帝說「來,我們下去,在那裏變亂他們的語言,使他們彼此語言不通。」。這一段有關上帝的迴應使用了擬人法來表達上帝的迴應,「我們」是指三位一體上帝。結果上帝「變亂他們的語言」,讓人類的這次聯合行動失敗,而產生不同的語言、民族和文化,結果人類就按照上帝的旨意,分散在全地。巴別塔事件告訴我們,人類可以籌謀,但最後定事的卻是上帝。

思想:

巴別塔的問題就是人不要接受人的限制,要把自己當作上帝,甚至超越上帝!「驕傲」就是問題的所在,「驕傲」也是天使墮落成爲魔鬼的主因。所以我們要記得聖經的教導:「凡自高的,必降爲卑;自甘卑微的,必升爲高。」(太廿三12)。

聖經教導我們要追求合一和團結,但卻必須是在基督裏「同歸於一」(弗一9-10),哥林多後書六章14節提醒我們:「你們不要和不信的人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甚麼相關?光明和黑暗有甚麼相連?」 合一而沒有「一主、一信、一神」作爲基礎是不妥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