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以西结书三16-21
16过了七日,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17「人子啊,我立你作以色列家的守望者,所以你要听我口中的话,替我警戒他们。18我何时指着恶人说:『他必要死』;你若不警戒他,也不劝告他,使他离开恶行,拯救他的性命,这恶人必死在罪孽之中;我却要从你手里讨他的血债。19倘若你警戒恶人,他仍不转离罪恶,也不离开恶行,他必死在罪孽之中,你却救了自己的命。20但是义人若转离他的义而作恶,我要把绊脚石放在他面前,他必死亡;因你没有警戒他,他必死在罪中,他素来所行的义不被记念;我却要从你手里讨他的血债。21倘若你警戒义人,使他不犯罪,他就不犯罪;他因领受警戒就必存活,你也救了自己的命。」
本段经文的主题就是守望者。在古近东的世界,守望者的角色就是站在城墙的高处,远望及细察敌人的动向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撒下十八24,王下九17),所以守望者主要发出警告的信息,如果他看见异样而没有通报,那便是失职的守望者,他所属于的城市会灭亡,连同他自己也会一同灭亡。
经文提到四个不同的假设个案来说明以西结先知作为守望者的角色。第一及第二个个案涉及「恶人」(18、19节),两个个案的结局都说明恶人会因为他的罪而死亡,只是先知在第一个个案中没有劝告那罪人离开恶行,而先知在第二个个案中却有警诫恶人,虽然两个个案的恶人都死亡,但假如以西结作为守望者没有进行警告,神便会向他讨悪人丧命的罪。因此,先知警告恶人是天职,但却同时是自保的动机。如果先知不警告恶人,自己便有祸了!第三及第四个个案涉及「义人」,当义人犯罪,而先知作为守望者却没有警诫他,这人会死在过犯中,但神却要追讨先知没有警诫他的罪,而这人以前所行的义都不被记念(20节),说明义行不能抵消恶行,义行与恶行并非对冲的观念,任何人只要行恶,这人便要受到报应。然而,当先知有警诫这义人悔改而不犯罪,这人便能因而活着,先知也会救自己的命,这说明悔改与认罪是一个人仍能活着的条件。因此,这四个个案反映了以西结书的报应观,把悔改与认罪视为重要的元素,也同时重视先知作为守望者及警诫者的角色。
本段起码为我们带来四个重要的神学确信:(1)罪的工价就是死亡,恶人的结局就是死在过犯当中,这是注定的结果;(2)义人的义并不能抵消自身的恶;(3)悔改与认罪,才能使一个恶人改变,不再需要面对死亡,反而得到存活;(4)先知成为呼吁人悔改归向神的守望者,并不是成为冷眼旁观者。
思想:
这个时代的人喜欢隔岸观火,看见别人走向灭亡却视而不见,别人的恶故然会成为他步向死亡的原因,义人的变质也是极度的可悲。然而,这个世界太多说三道四及冷眼旁观的人,但却很少人愿意因为爱的缘故向身边的恶人发出呼吁悔改的信息。你是一位隔岸观火的人,还是一位忠诚的守望者?求主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