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書二11-13
11所以,你們要記得:從前你們按肉體是外邦人,是「沒受割禮的」;這名字是那些憑人手在肉身上「受割禮的人」所取的。12要記得那時候,你們與基督無關,與以色列選民團體隔絕,在所應許的約上是局外人,而且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13從前你們是遠離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裏,靠着他的血,已經得以親近了。
以弗所書第二章明顯地分爲兩部份:二1-10討論救恩在個人層面的意義,而二11-22則討論救恩在羣體方面的意義。兩部份的基本結構都是相同的,先是陳述得救以前的狀況,然後指出上帝在拯救行動上所成就了的工作,最後論信徒現在的身份。
二11-12,保羅指出:外邦人未信主之前是被拒於門外、與上帝的選民無份的。這裏採用了一個提醒及回顧的方式,指出以前的境況,「你們要記得」(μνημονεύετε) 是在以弗所書一至三章裏唯一以命令語氣表達的動詞,一方面反映這三章是以教義的論述爲主的信息,另一方面,這動詞顯示出這裏的內容是信徒應該已經知道的。
保羅在提醒他們是外邦人時,加入了兩方面的補充。首先,他指出他們肉體是外邦人,表達出這外邦人身份只是一個肉體的觀念,是外在的狀態。另外,他們是被稱爲「沒有受割禮的」。和修本在這裏沒有直接翻譯出原文中重複出現的「被稱爲」(λεγόμενοι, λεγομένης) 一詞,只是在譯本中以標點符號將兩個被稱呼的名字表達出來,這在中文可能應該用「所謂的」來表達,表示這些名稱只是外加的,是從人的角度來看,而不是反映他們真正的身份。這用詞的方式反映出他們那時是被歧視、被拒在門外的。
二12再進一步以五組字眼來描述這些外邦人未信之前的境況。他們是與基督無關,這並不是指他們在基督以外,因爲所有人在信耶穌之前都是在基督以外,而是指他們是在基督的盼望之外。未信的猶太人都已經對彌賽亞的來臨有盼望,但未信的外邦人卻連這個對救主的盼望都沒有,他們是與以色列選民團體隔絕,沒有參與在應許的之約中的權利,沒有指望,沒有上帝。這最後的描述,不是指他們是無神論者,他們可能有對諸神的敬拜,但卻沒有認識獨一的上帝。
雖然如此,二13卻指出他們在耶穌基督裏的身份改變,從前本來是遠離的,被拒於門外的,現在卻得以親近。這改變的原因,在原文是以兩個平行的前置詞片語表達出來。在和修本及大多數的譯本中,卻都是將第一個片語作爲地方性的「在基督耶穌裏」(ἐν Χριστῷ Ἰησοῦ),而將第二個片語翻譯爲工具性的「靠着他的血」(ἐν τῷ αἵματι τοῦ Χριστοῦ)。這翻譯反映出這前置詞具有多重意義,甚至在不同的翻譯之間的意義也互相重迭。「在基督裏」一方面是表達我們與耶穌基督的關係,另一方面也指出我們對祂的倚靠,我們是藉着祂,也是在祂裏面,從本來遠離的處境,進入親近的狀況中。
思想:
我們得救不但是個人的罪得到赦免,更是被帶入一個有盼望的羣體中。因此我們要珍惜與這羣體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