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路加福音四章一至十三節
1耶穌滿有聖靈,從約旦河回來,聖靈把他引到曠野,2四十天受魔鬼的試探。在那些日子,他沒有吃甚麼,日子滿了,他餓了。3魔鬼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叫這塊石頭變成食物吧。”4耶穌回答說:“經上記着:『人活着,不是單靠食物。』”5魔鬼又領他上了高山,霎時間把天下萬國都指給他看,6對他說:“這一切權柄和榮華我都要給你,因爲這原是交給我的,我願意給誰就給誰。7你若在我面前下拜,這一切都歸你。”8耶穌回答他說:“經上記着:『要拜主—你的神,惟獨事奉他。』”9魔鬼又領他到耶路撒冷去,叫他站在聖殿頂上,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從這裏跳下去!10因爲經上記着:『主要爲你命令他的使者保護你;11他們要用手托住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12耶穌回答他說:“經上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13魔鬼用完了各樣的試探,就離開耶穌,再等時機。
耶穌受試探的記載是一段很特別的經文。主要的核心問題是,到底那惡者魔鬼要試探耶穌什麼?換句話說,有什麼真正能夠試探耶穌的,什麼才能夠讓耶穌陷入試探?或許我們以爲耶穌會因食物、榮華富貴、生命遭遇危難等陷入試探。是的,在路加福音第四章的經文之中,這些都是真實的場景,都是耶穌與那惡者魔鬼對談的內容,但只要我們仔細看經文內容,經文就會迫使我們再一次詰問,我們該如何瞭解耶穌所受的試探。
今天我們首先看路加福音四章一至二節的經文。路加福音與馬太福音記載的受試探經文的內容相若。兩位聖經作者都用了許多特別的字眼去描述耶穌受試探——“曠野”、“四十”、“試探”等等。這些字眼都會讓第一世紀的猶太人回憶起神領他們先祖出埃及的拯救,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進入曠野,以色列人在曠野中試探上主,這是出埃及記至申命記之間的歷史。難怪耶穌引用經文響應魔鬼的試探時,引用的經文全都是出自申命記六至八章的經文,申命記六至八章正是記述出埃及到曠野的經歷所帶來的教訓。所以當我們要理解耶穌受試探的故事時,就可以參照舊約中以色列人受試探的場景,作爲一個理解路加福音四章一至十三節的詮釋框架(hermeneutical framework),去認識耶穌受魔鬼試探這經文的背景,和第一世紀信徒的處境。
在兩約之間或是被擄之後,猶太人的期盼是什麼?當然是重返聖城耶路撒冷,重新恢復獻祭等宗教儀式,因這代表神再次祝福以色列民,成就祂的應許。舊約一些經卷中描述重返耶路撒冷和重建聖殿的興旺場景,例如尼赫邁亞記或是以賽亞書的新出埃及主題,都反映了這個期盼。故我們可以相信,再一次的期盼“出埃及”和“新摩西”的出現,是以色列人幾百年來的渴望。當時門徒中有奮銳黨人(一羣渴望復國的猶太人,例如雅各布約翰的母親祈求耶穌讓自己的兒子可以在耶穌復國時坐在耶穌的右邊,表示雅各布約翰的母親希望在地上的軍事國度中,兩位兒子可以有一定重要的位置),說明了猶太人殷切盼望復興以色列國。
期盼一個“新摩西” (new Moses) 的出現就是當時代的氣氛。耶穌從小到大耳濡目染這些意識形態或教導 (可參考兩約之間文獻《所羅門詩篇》(Psalms of Solomon) 十七至十八章) ,因此,將石頭變成食物,並不是單單說耶穌有沒有力量進行物質與物質之間的轉移(耶穌當然有能力這樣做,水變酒豈不是一個實在的例子!),魔鬼乃是要試探耶穌,爲什麼耶穌要堅持走上十字架?若耶穌願意像摩西昔日一樣,進行一些物質與物質之間轉移的神蹟,豈不快哉? !爲什麼耶穌要走一條眾人都不明瞭的路?何不順應世人普遍的祈求和想法?
祈禱:主啊!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道路如何行,求主幫助我,行在你心意中,並非順着別人的想法和期盼,乃是照上主你的心意,求主救我脫離試探,好像耶穌一樣,走向那<十字架>的道路, 纔是真正的救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