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哪裏墜落的,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啟》2:4-5)
這是在七個金燈臺中間行走,明察秋毫的主耶穌基督對以弗所教會所講的話。
從來沒有一個教會,像以弗所教會那樣蒙主的厚愛。自從教會成立的第一天起,主就差派祂最忠心善良的僕人們去那裏教導和栽培,其中包括“最能講解聖經”的亞波羅(參《徒》18:24)和爲了福音“將自己的頸項置之度外”的百基拉,亞居拉夫婦(參《羅》16:3-4)。保羅本人在繁忙的旅行佈道期間,竟在以弗所教會停留超過兩年以上,叫人“都聽見主的道”(參《徒》19:9-10;20:31)。
提摩太是以弗所教會的第一任牧師,而使徒約翰爲照顧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也在以弗所度過晚年,可想而知他們對當地教會而言,是何等的祝福。
這樣一個具有光榮歷史,信仰純正的教會,竟然“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真讓人惋惜不已。他們到底“是從哪裏墜落的”呢?
大環境的惡劣可能是原因之一。主曾預言說,“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太》24:12)。以弗所的信徒長期生活在羅馬帝國的淫威下,正義得不到伸張,好人敢怒不敢言,惡人卻興旺發達。信徒看在眼裏,痛在心裏,久而久之,那曾經愛主愛人的心可能就冷淡了。
筆者遇到過不少對社會感到絕望,對教會感到失望的基督徒。他們在年輕時曾火熱地愛主,也曾熱情地傳福音,後來遭受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便一蹶不振,甚至玩世不恭了。
以弗所城是羅馬帝國排名第三的大都市,流光溢彩,繁華似錦。當年的信徒是否耳濡目染,效法世界,不能自拔?使徒約翰曾警告過他監督牧養下的以弗所教會,“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因爲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約一》2:15-16)。
處在花花世界中的今天教會,所受試探不比當年的以弗所教會有過之而無不及嗎?
英國的羅伯特·羅賓遜牧師(Robert Robinson,1735-1790)是《來啊!你這萬福源泉》這首詩歌的作者。他極具講道恩賜,曾帶領無數聽眾歸主,自己卻漸漸沉迷在罪中,離主越來越遠。多年後,他在乘車回家途中,聽見一位老姊妹在車上哼唱自己年輕時所寫的詩歌。頓時,一幕幕往事像潮水般涌上心頭。他含淚對老姊妹說,“夫人!我就是這首詩歌的作者。如今我是一個可憐的罪人,若有可能,我真願意放棄全世界,換回從前蒙愛的時刻!”
禱告:主啊!求你幫助我回想並悔改,重新回到你愛的懷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