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 聽道的藝術:爲何有時我們聽不進去?
蘭君

經文:“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但你們各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因爲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雅》1:19-20

有個小笑話,說的是在一個小學的課堂上,老師教導孩子們說話不可急躁,要先想一想:“每次在說話前,你們都應該先從一數到十,然後再說話。”老師的話一講完,孩子們就都異口同聲地數了起來,“一、二、三……”,一直數到了“十”,然後,他們大聲地叫着說:“老師,你的衣服着火了!”

這個笑話中,老師的教導似乎迂腐、機械,其實道理上並沒有錯。我們中國人常說“三思而後行”,應用到說話上,我們就應該“三思而後說”,尤其是我們含怒時。否則,我們難免說錯話、甚至常常出口傷人。而且,“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這個道理的意思,與我們今天讀到的經文有相通之處。

《雅各書》關注基督徒的靈命長進。靈命長進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在真道上長進。聽道是我們在真道上長進的基礎。雅各在強調聽道的重要性之前,提醒我們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以及“慢慢地動怒”。這三個因素加在一起,就是我們在聽道中長進的關鍵。

“慢慢地說”和“慢慢地動怒”很容易理解,因爲“說”和“動怒”是我們自己的行爲(action),是主動的,取於我們自己,可以快一點,也可以慢一些;然而“聽”卻是對別人行爲的反應(reaction),是被動的,是別人講,我們聽。既然如此,“聽”的本身談不上快或慢。別人講得快,我們就必須快快地聽。反之,別人講得慢,我們也就只能慢慢地聽。

那這句話有問題嗎?我們不要忽略了這句話的上下文,尤其是緊接着的“說”和“動怒”。當“快快地聽”和“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連在一起時,就不難看出雅各在這裏所要強調的是,即我們聽神的真道時,要認真地聽、專心地聽、全神貫注地聽。即使神的道不悅耳,我們在聽的過程中也不要想其他事情,更不要說話和動怒。否則,我們就聽不到來自神的道理,甚至會曲解神的意思。

一位年輕的牧師有一個兩歲的兒子。一天當中,除了睡覺以外,這孩子幾乎總是在說話。師母每天在家照顧他,常常被他吵得頭都要炸了。有時師母實在受不了,就對他說:“你就不能安靜一會兒不要說話嗎?!”他回答說:“對不起,媽媽。我安靜不下來。”師母說:“安靜不下來就用手把嘴捂起來。”他也就真的用手把嘴捂了起來,但還沒過幾分鐘,他又開始講話了。師母問他,“怎麼了?不是要你不說話嗎?”他說:“我忍不住。”

又有一次爲了爭玩具,孩子和哥哥吵了起來。牧師把他們分開,對他說:“弟弟是不是個好孩子?”他說:“是。”還沒等牧師開始長篇大論教訓孩子,孩子就自顧自地說起話來:“爸爸,好孩子就是好孩子,壞孩子就是壞孩子……”

可想而知,這樣的一個孩子,要他聽別人說話,包括聽父母說話,是一件很難的事。因爲即使是父母對他說話時,孩子也在不停地說話,所以他根本就聽不見父母的話。因而每一次牧師、師母要教育孩子時,都會把他叫到跟前來,不但叫他停止講話,同時還要讓他臉對着他們,眼睛看着他們,才能保證他能聽進父母的話。

其實不單是小孩子,成人也是這樣,只是表現方式不同而已。雅各深知人的秉性,我們都避免不了浮躁、驕傲,這些因素決定了在聽別人說話時,我們不會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反而是慢慢地聽、快快地說、快快地動怒。試想,當我們以這樣的態度聽神的道時,結果會怎樣?我們自然完全聽不到神的話語,得不到屬靈的餵養。結果,我們的靈命就難以成長、成熟。

禱告:主啊,求你時刻提醒我們,在你的真道中長進,提醒我們像馬里亞一樣,常常安靜地坐在你的腳前,認真、專心、全神貫注地聆聽神的真道。即使有時,神的真道並不悅耳,我們也能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以至於我們的靈命得到餵養,長大成熟。禱告奉耶穌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