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圣经
搜索
原文
灵粮
下载App
手机版
桌面版
登录
/
注册
登录
注册
我的高亮
我的笔记
奉献记录
我的资料
修改密码
意见反馈
退出登录
奉献支持
<<
箴言 17:14
>>
本节经文
當代譯本
爭端爆發如洪水決堤,當在爆發前將其制止。
新标点和合本
纷争的起头如水放开,所以,在争闹之先必当止息争竞。
和合本2010(上帝版-简体)
纷争掀起,如同缺口的水;因此,争端尚未爆发就当制止。
和合本2010(神版-简体)
纷争掀起,如同缺口的水;因此,争端尚未爆发就当制止。
当代译本
争端爆发如洪水决堤,当在爆发前将其制止。
圣经新译本
纷争的开始,如同决堤的水;所以在争执发生以前,就要制止。
中文标准译本
纷争的开始,就如放开的水;卷入争执之前,当放弃争辩。
新標點和合本
紛爭的起頭如水放開,所以,在爭鬧之先必當止息爭競。
和合本2010(上帝版-繁體)
紛爭掀起,如同缺口的水;因此,爭端尚未爆發就當制止。
和合本2010(神版-繁體)
紛爭掀起,如同缺口的水;因此,爭端尚未爆發就當制止。
聖經新譯本
紛爭的開始,如同決堤的水;所以在爭執發生以前,就要制止。
呂振中譯本
紛爭之起點如放水;故爭吵尚未暴發,先要放棄。
中文標準譯本
紛爭的開始,就如放開的水;捲入爭執之前,當放棄爭辯。
文理和合譯本
釁端之起、如水潰決、宜先弭之、以免爭鬥、
文理委辦譯本
釁隙之開、若江河之潰、故爭競將起、必弭之。
施約瑟淺文理新舊約聖經
爭端之起、如水之破隙、故爭競未發之先、當止之、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Starting a quarrel is like breaching a dam; so drop the matter before a dispute breaks out.
New International Reader's Version
Starting to argue is like making a crack in a dam. So drop the matter before a fight breaks out.
English Standard Version
The beginning of strife is like letting out water, so quit before the quarrel breaks out.
New Living Translation
Starting a quarrel is like opening a floodgate, so stop before a dispute breaks out.
Christian Standard Bible
To start a conflict is to release a flood; stop the dispute before it breaks out.
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
The beginning of strife is like letting out water, So abandon the quarrel before it breaks out.
New King James Version
The beginning of strife is like releasing water; Therefore stop contention before a quarrel starts.
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
The beginning of strife is as when one letteth out water: Therefore leave off contention, before there is quarrelling.
Holman Christian Standard Bible
To start a conflict is to release a flood; stop the dispute before it breaks out.
King James Version
The beginning of strife[ is as] when one letteth out water: therefore leave off contention, before it be meddled with.
New English Translation
Starting a quarrel is like letting out water; stop it before strife breaks out!
World English Bible
The beginning of strife is like breaching a dam, therefore stop contention before quarreling breaks out.
交叉引用
箴言 25:8
不可魯莽地打官司,以免敗訴、羞愧難當。
箴言 20:3
避免紛爭是光榮,愚人個個愛爭吵。
帖撒羅尼迦前書 4:11
你們要立志過安分守己的生活,親手做工,正如我們以前吩咐你們的。
雅各書 3:14-18
但如果你們心懷苦毒的嫉妒和自私的野心,就不要自誇說有智慧,也不要違背真理去撒謊。這種智慧並非來自天上,而是從世俗、私慾和魔鬼來的。哪裡有嫉妒和自私的野心,哪裡就會有混亂和各樣的惡事。但從天上來的智慧首先是純潔,然後是愛好和平、溫良柔順、充滿憐憫、多結善果、不存偏見、沒有虛偽。使人和睦的人撒下和平的種子,必收穫仁義的果實。
傳道書 7:8-9
事情的結局勝過事情的開端;恆久忍耐勝過心驕氣傲。不要輕易發怒,因為愚人心懷怒氣。
箴言 15:1
溫和的回答平息怒氣,粗暴的言詞激起憤怒。
歷代志下 25:17-24
猶大王亞瑪謝與群臣商議後,就派人對耶戶的孫子、約哈斯的兒子、以色列王約阿施說:「來,我們戰場上見。」以色列王約阿施派人回覆猶大王亞瑪謝說:「黎巴嫩的蒺藜派使者去對黎巴嫩的香柏樹說,『將你的女兒嫁給我兒子吧。』後來黎巴嫩的一隻野獸經過,把那蒺藜踐踏在腳下。你打敗了以東人就趾高氣揚。你還是待在家裡吧,何必惹禍上身,使你和猶大一同滅亡呢?」但亞瑪謝不理會他的勸告。原來這事出於上帝,要把他們交在約阿施手中,因為他們求告以東的神明。於是,以色列王約阿施起兵攻打猶大王亞瑪謝,兩王會戰於猶大的伯·示麥。猶大人被以色列人打敗,兵將都各自逃回家去了。以色列王約阿施在伯·示麥擒獲約哈斯的孫子、約阿施的兒子、猶大王亞瑪謝,把他帶到耶路撒冷,又拆毀從以法蓮門到角門約一百八十米長的耶路撒冷城牆,搶走俄別·以東在上帝殿中看守的所有金銀和器皿以及王宮裡的財寶,並帶著人質返回撒瑪利亞。
箴言 14:29
不輕易發怒者深明事理,魯莽急躁的人顯出愚昧。
羅馬書 12:18
如果可能,總要盡力與人和睦相處。
箴言 29:22
憤怒的人挑起紛爭,暴躁的人多有過犯。
箴言 26:21
好鬥之人煽動爭端,如同餘火加炭、火上加柴。
士師記 12:1-6
後來,以法蓮人召集軍隊,渡過約旦河來到撒分。他們對耶弗他說:「你為什麼不召我們一起去攻打亞捫人呢?我們要把你和你的房子一起燒掉。」耶弗他說:「我和我的人民與亞捫人激戰時,我曾召你們參戰,你們卻不肯來援救我們。我見你們不來援救,只好冒死去迎戰亞捫人,耶和華把敵人交在了我手中。你們今天為什麼來攻打我呢?」以法蓮人說:「你們這些在以法蓮和瑪拿西境內的基列人不過是以法蓮的逃亡者。」於是,耶弗他號召基列人起來迎戰以法蓮人,打敗了他們。基列人佔據約旦河各渡口,不讓以法蓮人過去。如果有以法蓮的逃兵請求過河,基列人便問他:「你是以法蓮人嗎?」如果他否認,他們就讓他說「示播列」。因為以法蓮人咬字不清,如果有人把「示播列」說成「西播列」,基列人便抓住他,在那裡處死他。那時,有四萬二千名以法蓮人被殺。
提摩太後書 2:23-24
不要參與愚昧無知的辯論,因為這些事只會引起紛爭。上帝的奴僕不可與人爭執,總要溫和待人,善於教導,心存忍耐。
箴言 17:19
喜愛爭鬥的喜愛犯罪,驕傲自大的自招滅亡。
歷代志下 10:14-16
士師記 8:1-3
後來,以法蓮人對基甸說:「你攻打米甸人時為什麼不召我們去?你為什麼這樣對待我們?」他們與他激烈地爭論起來。基甸說:「我怎能比得上你們呢?以法蓮人摘剩的葡萄豈不比我們亞比以謝族收穫的葡萄更好嗎?上帝把兩名米甸人的首領俄立和西伊伯交在了你們手中,我所做的有哪一件能與這事相比呢?我怎能比得上你們呢?」基甸這麼一說,他們的怒氣就平息了。
馬太福音 5:39-41
但我告訴你們,不要跟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讓他打。有人想控告你,要奪取你的內衣,連外衣也給他。有人強迫你走一里路,你就跟他走二里路。
箴言 13:10
自高自大招惹紛爭,虛心受教才是睿智。
撒母耳記下 19:41-20:22
後來,所有的以色列人來見大衛,說:「為什麼我們的弟兄猶大人偷偷地送王、王的家眷和王的部下渡河?」猶大人答道:「我們這樣做是因為王是我們的親族。你們為什麼生氣呢?難道我們吃了王的供應,得了什麼禮物嗎?」以色列人說:「但我們以色列人十個支派和王有十份的情分,你們為什麼輕視我們?難道不是我們首先提出要請王回來的嗎?」但猶大人的態度比以色列人還要強硬。有一個無賴名叫示巴,是便雅憫人比基利的兒子,當時剛好在吉甲。他吹響號角,大喊:「我們與大衛毫無關係,耶西兒子的產業沒有我們的份。以色列人啊,各自回家去吧!」於是,以色列人都離開了大衛,跟隨了比基利的兒子示巴。但猶大人仍然緊緊跟隨他們的王,從約旦河一直來到耶路撒冷。大衛回到耶路撒冷的宮裡,把從前留下來看守王宮的十個妃嬪關進冷宮,供養她們,卻不再和她們同房。她們像寡婦一樣在軟禁中度過餘生。王對亞瑪撒說:「你要在三天內招聚猶大人,跟他們一起來見我。」亞瑪撒就去招聚猶大人,但他超過了王所定的期限。大衛對亞比篩說:「現在比基利的兒子示巴對我們帶來的危害恐怕比押沙龍還要大。你帶領我的部下去捉拿他,免得他佔據了堅固的城池,得以逃脫。」於是,約押的部下和基利提人、比利提人以及所有的勇士都跟隨亞比篩離開耶路撒冷,去追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他們來到基遍的巨石旁,見亞瑪撒迎面而來。約押當時身穿戰袍,腰間佩刀,他迎上去的時候,刀從鞘中滑落出來。約押對亞瑪撒說:「兄弟,你好嗎?」他用右手抓住亞瑪撒的鬍子,親吻他。亞瑪撒毫無防備,被約押一刀刺入肚子,肚破腸流而死。然後,約押和他兄弟亞比篩繼續追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約押的一個部下站在亞瑪撒的屍體旁邊說:「擁護約押和大衛的人來跟隨約押吧!」亞瑪撒的屍體倒在路中間的血泊中。那人見眾人駐足圍觀,便把屍體從路上拖到田裡,扔了一件衣服蓋上。屍體搬走以後,大家都跟隨約押去追比基利的兒子示巴。示巴走遍以色列各支派,一直到伯·瑪迦的亞比拉城。他的本族比利人都聚集起來跟隨他。約押率大軍來到伯·瑪迦,把示巴圍困在亞比拉城內,他們修築攻城的高臺,撞擊城牆。有一個聰明的婦人從城上喊:「請聽我說!請聽我說!請約押到這邊來,我有話要對他說。」約押就走上前去,那婦人問道:「你是約押嗎?」約押答道:「我就是。」婦人說:「請聽婢女說幾句。」約押說:「你說吧!」婦人說:「古時候人們常說,『有事到亞比拉去請教,問題都會解決。』我們這座城的人在以色列素來熱愛和平、忠心耿耿,你卻要毀滅這座大城。你為什麼要吞掉耶和華的產業?」約押答道:「我根本不想吞掉或毀滅這城。以法蓮山區比基利的兒子示巴背叛大衛王,你們只要把他交出來,我就撤退。」那婦人說:「我們一定把他的首級從城上拋下來給你。」婦人把自己的良策告訴眾人,他們便把比基利的兒子示巴的頭割下來,拋給約押。約押就吹響號角令軍隊各自回家,自己回耶路撒冷見王。
創世記 13:8-9
亞伯蘭對羅得說:「我們不該彼此爭執,我們的牧人也不該互相爭執,因為我們是骨肉至親。整片土地不就在你面前嗎?我們分開吧。如果你往左邊去,我就往右邊走;如果你往右邊去,我就往左邊走。」
箴言 19:11
智者不輕易發怒,饒恕是他的榮耀。
歷代志下 28:6
利瑪利的兒子比加一天之內殺了猶大十二萬勇士,因為他們背棄了他們祖先的上帝耶和華。
使徒行傳 15:2-21
保羅和巴拿巴為這件事與他們激烈地辯論,最後大家決定派保羅、巴拿巴和幾個當地的信徒上耶路撒冷去跟使徒和長老討論這件事。於是教會為他們送行。他們經過腓尼基和撒瑪利亞,沿途報告外族人悔改信主的消息,弟兄姊妹都大受鼓舞。他們到了耶路撒冷,受到教會、使徒和長老的接待,並詳述了上帝藉他們所做的一切事。有幾個信了主的法利賽人站起來說:「外族的信徒必須接受割禮,而且還要遵守摩西的律法。」使徒和長老們聚集商議這個問題。經過許多辯論之後,彼得站起來對大家說:「弟兄們,你們都知道,上帝早已在你們當中揀選我去向外族人傳道,讓他們也可以聽到福音並信主。洞悉人心的上帝把聖靈賜給他們,正如賜給我們一樣,以表明祂也接納外族人。上帝對他們和我們一視同仁,祂因他們的信心而潔淨了他們的心靈。現在你們為什麼要試探上帝,把我們祖先和我們不能負的重擔強加在這些門徒身上?我們相信,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靠主耶穌的恩典得救。」眾人都沉默不語,繼續聽巴拿巴和保羅敘述上帝藉著他們在外族人中所行的神蹟奇事。他們報告完了,雅各站起來說:「弟兄們,請聽我說。剛才西門講述了上帝當初如何眷顧外族人,從他們當中揀選人歸在祂的名下。這完全與眾先知的話相符,正如聖經上說,『此後,我要回來重建已傾覆的大衛王朝,將它從廢墟中重建、恢復,好叫其餘的百姓,就是凡歸在我名下的外族人都尋求主。』這是上帝說的,祂從亙古就顯明了這事。「所以,我認為不應該為難那些信上帝的外族人。我們只須寫信吩咐他們遠避被偶像玷污之物,不可淫亂,不可吃血和勒死的牲畜。因為自古以來,在各城都有人宣講摩西的律法,每逢安息日,都有人在會堂裡誦讀。」
使徒行傳 6:1-5
那時,門徒的人數與日俱增。當中有些講希臘話的猶太人埋怨講希伯來話的猶太人,說對方在日常分配食物的事上怠慢了他們的寡婦。於是,十二使徒召集所有的門徒,對他們說:「我們不應該忽略傳上帝的道,去管理膳食。弟兄姊妹,請從你們中間選出七位聲譽良好、被聖靈充滿、有智慧的人來負責膳食,而我們要專心祈禱和傳道。」大家一致同意,便選出充滿信心、被聖靈充滿的司提凡,此外還有腓利、伯羅哥羅、尼迦挪、提門、巴米拿,以及曾信過猶太教、來自安提阿的外族人尼哥拉。
歷代志下 13:17
亞比雅和他的軍隊大敗以色列人,殲滅了他們五十萬精兵。
箴言 16:32
不輕易發怒者勝過勇士,能自我控制勝過攻陷城池。
撒母耳記下 2:14-17
押尼珥對約押說:「讓雙方的青年起來在我們面前較量一下吧。」約押說:「好啊。」於是,雙方都選了十二人出來,他們各自抓住對方的頭髮,用刀刺對方的肋旁,同歸於盡。於是基遍的那個地方叫「刀田」。那天,兩軍惡戰,押尼珥和以色列人被大衛的人馬殺敗。